台灣電影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You’re The Apple Of My Eye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爛,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電影海報(我覺得太普通了)+男主角經典畫面+小說原著封面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作者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面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影子」(畢竟柯鎮東和九把刀完全不像)。《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就只是我們這一年輕世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朋友偶爾出來話當年之外,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台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沈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商機誘惑吧。(不過人家魏德聖都要先拍《海角七號》賺錢後才能實踐夢想去拍《賽德克巴萊》了,所以,眾導演們也不要有太多無謂的堅持才好啊。) 

在大學院群突然爆炸多的全民大學生時代,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打手槍的那一段?哎呀這裡剛好有個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演員群
評價不一的預告片(並補上九把刀惡搞後的反省文

吳祥輝在新版《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真的是講得有夠好)。這讓我聯想到《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關於共同記憶。

小說版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但我認為電影版《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網小,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平行時空。

九把刀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在對自己的青春時代作心理治療一樣。所以,幼稚的,精采了;而後悔的,修補了。事實上人生不能重來,但是面對自己最重要的一段年歲,關於青春、友情、愛情…誰都有權益夢到當初的自己瀟灑走一回了。而三個導演勝過一個九把刀,他們,辦到了。辦到什麼了?嗯,大概就是宣揚鄉民文化以及編劇撈過界去當導演然後應該挺值得被認同的一塊里程碑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教室場景)  


  BTW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吳祥輝說《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是他自己的故事,那只是大家的故事,但我還是會覺得《拒絕》是吳祥輝的故事;而九把刀說《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簡稱為《那些年》)是他自己的故事,但我看《那些年》電影卻強烈地感覺到:那不是他的故事、而是大家的故事。XD

  頂多只能說,有愛萬歲。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這是一部以陳妍希為中心的電影。我們的學生時代,總有這種類型的校園美女存在)


『我擁有一個非常強悍、非常感人的《那些年》電影版本結局,這個電影版本的故事是我對青春的最佳詮釋』
九把刀。

 


  而它也的確是一個好結局,是個幾乎所有曾留下愛的遺憾的人,都想要這麼大幹一場的戲碼。因為導演對於過往歲月的那份愛與執著,所以很多細節的增加與劇情概念的堅持實踐,一部青春洋溢的歡樂感人電影,於是誕生。

 

鄉民文化經典之作

周星馳因為迷李小龍而進演藝圈,拍了《少林足球》、《功夫》,不斷地在作品裡向李小龍致敬。九把刀也在他的《那些年》之中,不斷地向他愛的東西致敬。那些,是什麼東西?姑且先稱為網路文化。


 
當你看見《那些年》電影預告中,所謂向電影《艋舺》致敬的橋段,改編的那兩句話,其實都是PTT鄉民的原創。所以,正確說來,也是向鄉民致敬才是。

當你看見現在應該還在賣麵、眉頭深鎖的李組長,搖身一變、赫然成為《那些年》的班導(李鳳新飾)的時候,你應該了解:這是一個連記者也大方地在網路、或上BBS偷梗的年代,沒道理九把刀不在電影裡將之發揚光大。(你可以試著從李組長在電影裡面現身時,藉由聽到電影院內尖叫聲的多寡去研判場子內有多少鄉民。)

  鄉民文化元素,在《那些年》裡,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樣地散落在整場電影裡面,視覺化、立體化、具現化,它們不再只是文字與符號、推文與縮排,而是眾人集氣而成為劇本的養分,透過電影表現法給更多人的一種另類體會。

  其實我並不清楚,八年級以後的孩子接不接受BBS?不過,究竟BBS的資訊普及不普及?(是否引得起普羅大眾的共鳴?)BBS的梗兒們好笑不好笑?(普遍接受度到底高不高?)我們可能很快就會知道。

我等著知道《那些年》的票房好壞。最重要原因,是因為我真的很想知道,這種向鄉民致敬,也為網路文化的商業潛力試水溫的電影,有沒有發展性?(其實,《雞排英雄》已然隱約透露出答案了,《那些年》的票房,應是再驗證的一部。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兩小無猜)

 


理想與現實,導演與編劇


    人生,一期一會。

不知道九把刀有沒有機會拍下一部電影?既然第一部長片劇情電影要拍自己最重要的一個故事,那就要霍下去。沒有退路,只許成功,所以他需要另外的導演來幫忙,而且還是兩位(兩位執行導演。加上副導以及助理導演一共五位導演)。為啥兩位執行導演沒有掛在導演欄內?(*敲碗*)!我個人認為交大管理科學系應該還是有幫到一點忙:讓九把刀把導演當做主管在搞。不過總之就是幸好完成了一部讓人滿意的作品。

  若把《那些年》小說當做現實,那麼,電影《那些年》增刪了太多數不清的橋段劇情,比較理想化、也比較夢幻。常常有好故事被拍成爛電影,是哪裡有問題?我想通常都是導演的問題吧。厲害的導演除了要知道「怎麼拍」之外,還要融入劇情和體會劇情動機。英國編劇詹姆士瓦金斯(James Watkins)後來跨足作導演,說過編劇與導演是完全兩回事,常常有技術好的導演,忘了自己必須和演員一樣、去思考與沉浸在劇情的氣氛之中。好的導演絕對是能留下編劇最重要的菁華部分、並且充分拍出劇情感覺的人。而九把刀有執行導演相助、跳過導演技術這一關(可說是作弊也可說是幸運),身為當事人,用編劇的立場、導演的身分,去捍衛自己堅持的部份,電影青春熱血的靈魂,於是被拯救了。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劇中角色)

所以我認同九把刀是個好編劇,不過到底是不是好導演?可能以後才會知道。關於電影,真要叫九把刀乖乖當個編劇,恐怕他是比較願意幹老本行寫那些不准別人擅改任何一字的小說,會比較暢快吧(寫小說是要大家聽他說話,當導演是他要聽大家說話)。所以《那些年》還有一層額外的意義:就是,或許,作一個聽大家說話的導演並兼作一位堅持自己故事精髓的編劇,也是一條創新路途,值得導演夢尚且正在壯大ing的九把刀繼續走下去?(只不過要記得把別的導演名字掛上去才對。)

九把刀:『我當導演不是因為我很厲害,而是因為我很幸運。不過我沒有辦法靠很幸運拍出一部好電影,所以我會非常的努力。』


 
這是一部擷取眾人記憶、蒐集大家曾經有過的美好,拼湊而出的電影。青春的吉光片羽,要織出一件飛天羽衣,恐怕得加上大家陪笑陪哭的那些力道,才行。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李維維實在粉美,但搞不懂為何她不是意淫打手槍的對象?是女神都不容侵犯的意思嗎?)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個人覺得這個放在片尾實在是挺無聊又幼稚的(唉,死性難改)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 森朵。質感生活
    2013-02-25 於 16:44:27

    我很喜歡這篇影評。事實上電影打動人的也是這個部分:大家的故事。我喜歡你這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