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片

《Cars2》

2006年,賈伯斯將皮克斯動畫公司賣給迪士尼(本來皮克斯是盧卡斯的XD)。那一年,《Cars》上映。《Cars》可以說是Pixar的關鍵年度。已經屬於迪士尼這麼久了,但即便是今年上映的《Cars2》 ,你還是可以在片尾的特別感謝名單上,第一個就看到Steve Jobs的名字。

 《Cars2》  

看完《Cars》時,感覺到Pixar繼《玩具總動員》將玩具擬人之後的以車擬人功力、簡直是更上層樓(擺脫掉《玩具總動員》視人類為主人的那層關係,《汽車總動員》的世界裡面沒有人類,汽車們是自己的主人)。另外,另類的閉關的修行過程也是有笑有淚,過程像是練功,令人讚不絕口;而那段66公路所代表的美國早期公路中繼站的鄉鎮風情,也格外引人懷思(車與路的共生關係緊密,一者失落,則唇寒齒亡)。 

《Cars》商機無限,2006年到現在也好幾年了,在台灣,你有時不能感受到它到底多有商機,不過有去過玩具賣店甚至是迪士尼商品專賣店(尤其是國外)的人就會知道:小朋友很瘋《Cars》!《Cars2》因此而生,一點都不奇怪。

《Cars2》能有什麼梗?除了這兩年的熱門話題「環保能源」作為故事主軸之外,還有「世界大賽」那環遊世界式的觀光遊走(以動畫呈現各國城市風情)也是個賣點,再加上為了串連整個故事事件而進場的特務車(兩台)一起來攪和一番……好了,表列之後,你會發現這部動畫,根本就是按照電影的不敗公式,照表宣科地堆疊而出的一部好萊塢電影。原有屬於油車水鎮的那一份溫暖之情已成為家鄉般的存在,而66公路與40洲際公路之間的爭論也消失了。動畫好看是好看,不過極有可能只能被列為影史中的爽片《Cars2》,還有什麼值得一提的部分呢?

《Cars2》
精緻的各國場景(以知名景點街巷作為賽道實在是太豪華了)

 

印象深刻且會讓我去思考的,應該就是配角拖線的命運如坐雲霄飛車般地起落不停,煞是有趣;另外,就是不得不佩服的Pixar,華麗動畫技術已然出神入化了。

 

配角出頭天

配角拖線以幾乎是惡搞的姿態穿梭整部電影、與007探員們一起共同經歷了一場「麥坤與拖線的友情捍衛戰」(其實是麥坤與拖線在兩地、各自為對方努力=”=,這就是奇怪的地方了)。

《Cars2》
(拖線與新角色探員郝莉莉談戀愛?!)

 

拖線這個角色形象一向任性又白目又愛玩,但在重要時刻、拖線總是關鍵。《Cars》是這樣,《Cars2》也是如此(事實上在《Cars2》,拖線才是主角)。第二集的重要角色「特務車麥克飛彈」不斷地在片中強調,拖線用大智若愚的行舉掩人耳目、將幾次悲劇都力挽狂瀾,是拖線最大的資本。配角反客為主,常常也是受歡迎的影劇常會衍生而出的戲碼,拖線在電影裡頭不斷地被消遣是個莽撞的笨蛋,反而是整部電影裡面最像小孩的一個角色了。(皮克斯最近的電影議題都很成人化,難怪真的要看到具童真風格的人要去看《藍色小精靈》了。)

 

華麗動畫的極緻與熱鬧

動畫電影常在某些橋段上面會去刻意經營,讓人目不暇給,經典片段如《美女與野獸》的廚具群舞和主角共舞片段、《獅子王》的意境仙地歡頌、《鐘樓怪人》的穿梭聖母院……那些片段都非常的特出,跟整部片比起來很顯然是經過精工描繪的一段,看到那幾段,甚至會覺得那樣華麗的動畫應該是空前絕後了吧?噢,當然不會是。《Cars2》這一次,將整部電影填滿華麗,那從頭到尾幾乎全數片段都奢華呈現的畫面,讓你看完《Cars2》之後,都不知道皮克斯到底是整部用心經營、還是玩物喪智?(而電影的絢麗動畫場面,也讓我的眼睛忙碌很久。我個人是真的再也受不了3D眼鏡了)

總之,賽車團隊到了日本之後,滿街的霓虹招牌與自動販賣機(販賣汽車零件)、可愛又kuso的膠囊旅館、汽車日本技藝的滑稽裝扮等等,就都足夠戳中我的笑點,更別說是後來還有的法國鐵塔與街景的美麗氣氛、義大利波多港灣山城的古意清新,還有倫敦各個知名景點閃過我們的眼前……

這些,至少討好了無限多對於世界知名城市有美好想像的客群了(順便讓小孩子認識一下世界知名城市?)。不去討論皮克斯為何要用一個複雜的脈絡去包裝一個簡單故事(小孩子真的看得懂嗎?)的話,不可諱言地,《Cars2》,所呈現出的交通工具萬花筒世界,足以令小孩們,繼續瘋狂很久。(繼續大買周邊商品XD)

 

《Cars2》  
(新角色/配音演員)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