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電影

《狂浪少年搖滾夢》(All That I Love)

《狂浪少年搖滾夢》混亂時代的小確幸

代表波蘭參加201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競賽的《狂浪少年搖滾夢》,雖連入圍也沒有,卻是像日本的《告白》一樣、雖敗尤榮,已經引起喜看電影之人的關注。

《狂浪少年搖滾夢》(All That I Love)  
右邊的海報比較貼近電影內容(台灣海報的酷樣、比較像是片商想讓人誤會電影內容很搖滾)

 

劇情大綱:

1981年底到1983七月,波蘭戒嚴了兩年(台灣戒嚴是從1949年到1987年,38Orz)。戒嚴那一段時間,市井人們如何自處?其實日子還不是一樣要過?只是受到政治環境的影響,每個人的日常作為,可能都會觸動警鈴。

身為高中生且在校內組團、作為龐克搖滾樂團主唱的男主角雅內各,也有他自己的生活經營,不論是交朋友、練樂團、談戀愛或是家庭生活。各種平日作為,在初入戒嚴時期的1981年,有些就變得敏感起來、毫無道理的動輒得咎。

電影細細地講著雅內各的各種際遇,和一般青少年沒有特別不一樣,都是很高中生的一切:練團、和女生搞曖昧、和朋友一起打混、隨父親回老家看奶奶……就是因為如此,我們似乎得以清楚看見那個年代的波蘭的輪廓、還有那時波蘭青少年的真誠心情,還有愛的小確幸。

 

 

友情小確幸:

《狂浪少年搖滾夢》(All That I Love)   
有一起作蠢事卻不會嘲笑自己的朋友,夫復何求?

雅內各和大齊感情特別好。大齊常被父親家暴,但他不在乎,只要樂團和朋友有存在,他就活得下去。雅內各和大齊作過各種蠢事,一起練團寫出憤世嫉俗的歌、一起偷窺、一起偷鼓、一起抽煙喝酒,也一起互吐心聲;甚至還鼓勵同伴去勾引中年熟女、體驗曖昧挑逗……雖然我是女生,但我猜測男孩子的友誼之間如果可以坦承到這種地步,那該是一段人生難忘的情誼吧?

這樣的友誼小確幸,發生在1981戒嚴時期,於是校慶舉辦團唱表演時、遭人反對。不唱?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整個團的友情;唱?師長甚至是家庭都將會遭受責難!如何選擇呢?(我不都已把這問題放在這一欄主題上了嗎?XD

《狂浪少年搖滾夢》(All That I Love)  
(友誼小確幸、愛情小確幸)

 

親情小確幸:

雅內各的父親是海軍軍官,一開始你會以為他的形象就是我們對於軍人父親會有的印象,直到雅內各爸爸不干涉兒子練團、照顧奶奶後的談心(聊到奶奶和兒子都注意到爸爸不用梳子梳頭髮)、雅內各爸爸還會幫兒子去與老師情商表演、甚至到最後兒子捅了婁子也不坑一聲地就只是理智打算、安排自己的未來出路……屬於父親的綿密親情,一直釋出,讓人感受到:一個偉大父親的典範,莫過於如此罷。雅內各擁有一個這樣的爸爸,實在是太幸福。

當然母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將一個好媽媽兼職業婦女演出地不卑不亢、遇上危機也不吵不鬧,只是透過表達來抒發情緒,也是個很理智的母親。只是,爸爸的戲比媽媽搶鋒頭(且較為關鍵),但原則上有這樣的一對雙親,雅內各的成長之路根本不怕跌倒了不能站起來,難怪明明還在戒嚴時期,他還要充滿希望地由走、至奔跑,且開心地迎向未來!

 

愛情小確幸:

雅內各和芭夏兩情相悅,這是青春剛萌芽時的愛情小確幸。

然而世界上總時不時地就發生這種『不論是宗教還是政治或是家世對立』的孩子,他們還是譜出了戀情。孩子在自立之前,必須隨著家庭的腳步去過生活。當芭夏父親與雅內各父親政治立場對立的時候,芭夏對戀情感到猶豫,反而是雅內各很輕鬆地說出自己的父親與母親政治立場對立、卻也相安無事(真是個好家庭!);而當芭夏家要舉家搬往西德時,兩人註定被迫分開。

與芭夏的精神之戀,隨著時局分分合合,雅內各在思念之餘,卻也另譜初一段曖昧的肉體初體驗(這也是埋下危機的關鍵戲碼)……我只能說:『雅內各…你真忙!(人生真充實)』

 

 《狂浪少年搖滾夢》(All That I Love)  

 

《狂浪少年搖滾夢》,講的不是少年到底是有多狂浪(除了歌詞激進以外、他們都還算是普通的乖孩子),也不是在講少年的搖滾夢(幾乎沒有熬練團的畫面和氣氛),它只是給你一個『被時代壓抑的孩子還是可以健康成長』的可能性、小希望。

故事其實並沒有多麼了不起,但在每一個細微之處,對整個人生來說,卻是有重大的意義:第一次刻骨的愛情、第一次的親子交心、第一次的性愛、第一次的自己作了一個反抗體制的決定、第一次覺得自己的存在很有意義……就算雅內各將會擁有的是一個平凡的人生,也會是一段很值得的一生。另外,因為是描述1981年的故事,影片畫質刻意降低出現很多雜訊與復古色系,也是這部電影有所用心之處。

《狂浪少年搖滾夢》(All That I Love)   

雅內各告訴芭夏,他的龐克搖滾樂團團名『ATIL』,就是All That I Love的意思,對照電影內容所描述到的故事,平實切題。戒嚴時期,一般人並不會真的看到暴動、示威或者什麼的,大家就只是悶悶地被壓抑著。所以,沒有動亂、沒有失控,除了主角們怒吼似地唱著搖滾樂之外,電影一律冷調地處理了這年代曾發生過的罷工、抗議和示威事件,這樣做,反而讓感受真實了起來。(我覺得:『啊,沒錯,台灣在我小時候的戒嚴氣氛,跟電影講的,很像啊:整個大環境就這樣悶悶的,好像是只我一個人想要開朗地跳舞似的,可是大家都不敢…所以,我也不敢了。』)

而雅內各,勇敢地把心情透過音樂、唱出來了。


在不美好的年代裡,能擁有這樣的青春,真美好!

 

2010年金馬影展參展片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 開眼電影網
    2011-10-25 於 15:23:03

    您好!該篇文章已轉載至開眼電影e週報314期的達人影評單元,
    詳細連結如下: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14/33146292/
    再次感謝您願意與我們分享.
    謝謝!

  • 卵生水筆仔
    2011-10-13 於 18:59:12

    這部電影最動人的或許是成長的甜蜜與苦澀^^
    版主回覆:(10/14/2011 12:38:40 PM)
    真的動人。
    (我到現在還是不敢相信:明明結局不甚美好、
    但在看完電影之後 我竟然覺得人生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