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專題

【影評】《親愛的》、《雪地迷蹤》

社會事件,往往是藝術創作的養分

  【影評】《親愛的》、《雪地迷蹤》    

在台灣上映檔期幾乎要撞在一塊的《親愛的》(黃渤、郝蕾、趙薇主演)和《雪地迷蹤》(萊恩雷諾斯主演),都是以失蹤兒童為主題所拍攝的電影作品。

 【影評】《親愛的》、《雪地迷蹤》  

對有小孩的父母來說,這題材看起來並不輕鬆,可是社會事件的發生,常常會激發創作者想要一探究竟的慾望,例如《親愛的》就是陳可辛根據中國大陸真人真事重寫改編的故事。至於《雪地迷蹤》就比較複雜了,這是坎城大導演、來自加拿大的艾騰伊格言的超現實狂想之作,故是不是真的,但裡面的人性糾結卻是一樣真切。

【影評】《親愛的》、《雪地迷蹤》   

事實上,「兒童失蹤」這樣的社會現象不止存在於中國或加拿大,美國電影《私法爭鋒》(休傑克曼、傑克葛倫霍),韓國電影《孩子們》(2011)、日本片《黑暗中的孩子們》(2008)講的全部都是失蹤兒童的故事。其實光是在台灣,根據統計,平均每年都有2~3萬個失蹤兒童案件在發生,你相信嗎?(註一)

 【影評】《親愛的》、《雪地迷蹤》   

《雪地迷蹤》:介於現實與超現實之間

小孩失蹤,你無法想像他會過得有多慘?被虐待?被器官摘除?甚至已經死亡?大人看不到的是小孩的心靈之苦,以及自身生活陷入絕境的切確痛苦。在電影《雪地迷蹤》裡面,綁架者最享受的竟然就是「看著父母自責崩潰」的偷窺快感!施害者在失蹤小孩母親工作的地方偷裝攝影機,每天拿出一些小孩的東西(梳子、玩具、牙齒、獎盃等等)讓媽媽看了之後痛哭,這種掌控全局的變態心理其實跟我們一般觀眾喜歡看電影(看到整個故事與全部角色的境遇)又有什麼不同?艾騰伊格言擅長用影像科技的事語彙來呈現戲裡戲外人們對於解釋事件的矛盾與誤解心理,旅館場景更是他成長背景深深烙在心理而動輒使用來作為電影舞台的必然空間,然《雪地迷蹤》最讓人無法掌握的恐怕還是不斷被切割、被拆解得一塌糊塗的時間事件軸線。

【影評】《親愛的》、《雪地迷蹤》

總的來說,《雪地迷蹤》全片具有好萊塢的水準:懸心、大卡司(萊恩雷諾斯)、故事複雜有梗、有飛車追撞場面看到最後電影卻嘎然終止、看似破案了,社會問題卻沒有被解決,看戲的觀眾瞬間有被電影遺棄的感覺,好像戲裡的故事雖然還在進行但我們已經無法再行參與的悵然若失,一如《雪地迷蹤》片名給人的迷樣蹤點。

 【影評】《親愛的》、《雪地迷蹤》  

《親愛的》:角色塑造的電影大滿貫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親愛的》,與一般小孩失蹤的遭遇不同:小孩子被綁架是去被當成親生小孩扶養與疼愛的,因為對方沒有小孩。

【影評】《親愛的》、《雪地迷蹤》  

這種狀況最難解,當孩子找到的那一刻,因為已經認賊作父母了、記憶被覆蓋了,孩子並不認識你是他親生爹娘,日本電影《第八日的蟬》對於這樣的尷尬景況也有做過很感人的文學性描述。可是的《親愛的》強是強在全片從編劇、導演,直到演員的表現,都是均質一統的強大。在整部電影表現出來每個角色的苦衷與痛苦,觀眾都能輕易認同接收,不論是生父人生的崩毀與尋子的執著、生母婚姻的困境與不敢說出來的失兒秘密、養母把小孩當作自己小孩的疼愛與執意領養,甚至到了律師、互助團會長等人的個性稜角都是立體而又讓人不忍。《親愛的》根本是把強國裡型社會裡頭不同的典型人物臉譜描繪得栩栩如生,每一縷靈魂都在被命運捉弄底下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影評】《親愛的》、《雪地迷蹤》  

妙的是,最近港台導演與中國影業合作的和拍片常常陷入一種四不像的窘境,但《親愛的》卻禁得起台港觀眾賞識、並且即便是用中國嚴格愛說教式討論善有償惡有罰的電檢潛規則來審視,我們仍能驚訝地發現這部電影也算是討好的。在或許在兩場爭奪小孩的法庭戲、以及幾次尋子互助團體的聚會、街頭宣導「沒有買賣就沒有失蹤兒童」的場面,形式直白、未免顯得有點太過迎合中國官方的觀影胃口,但至少也有呈現出中國社會的部分真實面貌,算是成功接了地氣。

【影評】《親愛的》、《雪地迷蹤》  

在金馬獎和坎城影展上,《親愛的》和《雪地迷蹤》都是競選失利的電影,競選失利有時表示電影作品本身不夠好,有時卻只是時不我予的一聲嘆息。對我而言,《親愛的》的趙薇大大讓我驚喜,沒有拿到影后,就是屬後者了。

【影評】《親愛的》、《雪地迷蹤》
(郝蕾是大遺珠,她總有一天能拿到屬於她的金馬影后!!!) 

   

註一:【數字驚人!1月統計 2千多童失蹤成案】(by TVBSnews.tvbs.com.tw/entry/523617

1993年至2010年底失蹤人口】(by失蹤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www.missingkids.org.tw/chinese/news.php?mode=show&bid=1047&serialnum=55

【影評】《親愛的》、《雪地迷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