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紅的夏日》作為一個青少年告別自己中性身體、進入青春期的故事,是部溫暖電影教材。
英文片名是The Last Summer of the Boyita
(「Boyita」,是一種水陸兩用的露營車,比喻為另一種形式的中性體質挺為有趣);

而導演索羅門諾芙(Julia Solomonoff)曾任《革命前夕摩托車日記》的副導,
由她邀請得到西班牙鬼才阿莫多瓦、特別來跨刀監製,就知道是個好故事了。
導演認為,她拍這部電影不只是說故事,更重要的是分享自我認同。


故事大綱是由醫生的小女兒和爸爸一起到農場渡假、無意間
發現農場的13歲男孩同時有兩種性徵的故事。

片中,關於性徵知識的學習,小女主角在爸爸企圖講解「事實」時,
選擇以遮耳、哼唱聲來拒絕這場震撼教育,
畢竟對所有的小孩子來說,那太難、也難被接受。
(連月經、長毛這種正常現象都難以接受了,何況是接受異常?)
雖然我們總有一天因為「生理正常發展」而不得不面對這件事,
但在它來臨之前,小孩子們不去預作心裡準備,實在算是情有可原。

我們大家都是過來人吧。
一般而言,孩童很難接受自己的性徵開始顯現而出的事實,
總想要了無痕跡的帶過、不驚動到周遭人、默默地消化掉自己的青春期。
但總是失敗。
失敗沒關係,但怎麼失敗、獲得成長,

並且最好是心裡有感受到溫暖的成長。
這應該是對自己身體尚未有主見的小孩子們,青春期事後最大的願望吧。

《臉紅的夏日》可以填補一點大家在青春期記憶之餘的失落感。
 


阿根廷的鄉間農場,寬闊自由,
農場的人們坐擁大片的土地、對經濟卻是弱勢,
透漏出資本世界給想要單純原始過生活的的人們的壓力與無奈。
這並不是電影想要討論的主線劇情,它被輕描淡寫地帶過了。
如果資本化如此勢不可檔,
那麼電影中也提供了一點好建議:有錢人啊!
多作點例如認購農場等幫助弱勢之類的善事吧!

在國賓長春影城觀賞《臉紅的夏日》時,電影院發生了一個小事件,
就是一對阿公阿罵帶著一個不到五歲的小朋友進場看電影,
期間小孩子吵鬧了一下,
散場時,阿公被後面的女士勸導下次不要帶小孩進電影院,
結果阿罵發威、開始大罵:
「難道要把小孩丟在家裡嗎?小孩才被你們給嚇到咧!」
真是個完全無法溝通的阿罵Orz

後來,事件在
有位男士挺身而出、跟電影院的員工說:
「發生這種事情、電影院要負責」作結束。(噗)

 

推:http://www.nownews.com/2010/10/31/38-2659872.htm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