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拉子雙親(女同性戀)所建構出來的家庭,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得到了泰迪熊獎、也參展過台灣金馬影展,甚至在今年的奧斯卡賽差一點就會在角逐最佳女主角的獎項上面勝出的《性福拉警報》,讓我對這部片的期待,時間拖越久不看、越是覺得應該要看。或許是本著抱持著這樣「與時間累積成正比」的高度期待心情,讓我在真的觀影之後,有了一段很大的心境落差。
首先在我感知上面落差最大的,當然是那個威脅到娜塔麗波曼爭取最佳女主角位置的安芮.班寧(Annette Bening,她在《性福拉警報》裡面飾演女醫生妮可、是同性戀拉子家庭裡的當家角色)在劇中的表現:以她在劇中的表現空間,雖有糾結掙扎但戲份有限,真要硬是拿下最佳女主角的獎座、未免太過刻意,幸好她沒得(不過我依然清楚記得,當初大夥兒對她的呼聲之高、甚至傳說她與娜塔麗波曼將有一場龍虎之爭,那時後我還沒看過電影並不曉得,只知道安芮.班寧在美國電影工會有著很受歡迎的地位,不過現在看過了《性福拉警報》、才深刻地感覺到奧斯卡評審團也沒多正直、那環境也挺黑暗的)。
(安芮.班寧飾演的「女醫師妮可」面臨著自己的家庭父權角色備受威脅的警報當中)
然後就是奧斯卡八卦以外、整體劇情所呈現出來的家庭劇小品格局:故事是真的不錯看,但若抽取掉這一對同性戀雙親的角色(例如說換成為一對不孕的正常異性夫妻去對外求精求卵,那這故事依然是走得下去、沒有問題),那麼《性福拉警報》就是一部更清楚的探討家庭和諧問題的電影,而這樣的電影,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得到這麼多「言過其實」的好評價?
不過平心而論,《性福拉警報》是好看的。就算你沒有那麼特別的一對拉子雙親,他們在經營家庭時所面臨到的問題、衍生而出的情緒,很多一樣都能讓我們感同身受:父母的外遇(肉體上的)、管教的方針;兒女的交友問題、甚至是覺得外面的長輩比較酷、自己的雙親管太多……一個家庭,一種差異,別人的家永遠羨慕不完、自己的家永遠有得挑剔,這都是人之常情。而電影也是順順地就將宗旨結論引導到「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亦無不是的小孩」(正如英文片名The Kids Are All Right一般),甚至會大義凜然地告訴你:小孩是家庭裡的重要角色,作雙親的如果愛有變質,也要好好思考一下是不是真的值得為了在外一時的激情而放棄你原來已有小孩的家庭?(好吧,不是問句,是徹底的肯定句,跟你說:「別傻了,別放棄。」)君不見在片尾兒子雷瑟很直接地告訴雙親:「我想你們不應該分開,因為你們都老了」?
在《性福拉警報》裡,性福是人生中的配菜,絕不是幸福的主力,這對於拉子家庭而言是,對一般家庭來說亦是。而真愛究竟是得辛苦追尋、還是辛苦經營?劇中兩個孩子的親生爸爸可以說是時屆中年仍未尋得真愛,卻也能說他是玩樂人間不願早早被家庭束縛,以致於有一天當自己業已50歲,湊巧真的冒出了已經長大的孩子、而且孩子的媽我剛好也很喜歡,所以就想要把現成的孩子和媽一起搶過來當作自己的家庭。這根本就是作弊心態(人家好歹也苦心經營了十幾二十年才有這般雖有爭吵但堪稱幸福的家庭的啊!)。也難怪妮可要在劇中對孩子的爸說出This is not your family了,真的,想要有一個家庭、就自己去認真經營一個!(不過這並不代表安芮.班寧就可以因此獲得最佳女主角的頭銜,畢竟她的內在糾結表現、不如她所面臨的外在情境那般複雜)這橋段也再次應證世間男人越老越需要家庭的不爭事實。
另外不斷出現的插曲就是,當孩子身邊有冒出奇怪的朋友之際(不論是蠢極又自大的loser,或是一天到晚滿腦性事且自以為性感的無腦女友),孩子究竟會不會隨之沈淪?!這還真的是天下的父母最擔心的事(但又不一定管得了)。不過套句老話:老人家可以盡人事,不過剩下的就聽天命吧,畢竟你不是他,而兒孫自有兒孫福。幸福,真的不用什麼事情都拉警報的。
(騎機車也要拉警報?!每家每戶都有類似這種外人看來難以理解的禁忌
/ 出外求學是孩子很重要的人生體驗,提醒父母:「兒孫自有兒孫福」,別管了,管不完,也管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