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節]《型男漂流日誌》

2012台北電影節國際青年導演競賽:《型男漂流日誌》The River Used to Be a Man 

  
型男亞歷山大˙費林(Alexander Fehling)這次從《少年歌德的煩惱》(Goethe!)的狂熱文青身分搖身一變、成為前往非洲大地的旅行者。一句「我是演員」,言簡意賅卻深度地惹人發躆,這樣一來,不也就俐落交代了為何上次明明是個沒有情愛活不下去的文明亮點、而這次卻化身為嚮往原始蘆葦叢的當代人? 

  

去歐洲流浪不稀奇,『去非洲流浪』這卻足以讓人瞠目結舌!型男一人獨自前往非洲、開車橫越荒路還不夠,聘請當地黑人作導遊兼船夫深入三角洲才夠酷。正當他以為悠遊非洲就是這麼地簡單的時候,黑人導遊(Sariqo Sakega)斷氣、型男獨自一人被遺落在荒野之間。 

非洲大陸的一切,科技介入甚淺,雖然有路有車、但沒路燈;有人有村、但沒通訊。主人翁實踐了歐洲人前往第三世界觀光與消費的浪漫、卻也迷失在沒有語言也沒有交通工具可以幫忙的非洲大陸。 

  

唯一的一艘獨木舟,在頻繁漏水浸水又載不動屍體的狀況之下,不擅划船的型男也只好棄屍求生。哪知、黑人對待屍體的態度如此嚴肅!在終於有人煙可以求救的地方,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可以用英文溝通的黑人(Obusentswe Deamar Manyma)竟是導遊的兒子!而基於非洲部落智者的根據占卜與傳統信仰所作出的預言與指示,導遊兒子逼他回頭找尋屍體,否則冤魂將會回來作亂、大家都會死。無奈又無力的型男、這下子從非洲天堂掉進非洲地獄。幻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就是這麼大,無知可以帶來勇氣卻也帶來不幸,悲情型男默默地配合這一場文化衝擊之旅。而既然美夢變成惡夢,那麼你唯一可以做的,大概就是只能等自己清醒了。

  

入選台北電影節國際青年導演競賽的導演兼編劇的揚查貝爾(
Jan Zabeil),第一部劇情長片《型男漂流日誌》以極少的對話詮釋角色個性、再以極充沛的影像流轉帶動觀眾欣賞與想像,在減法的劇本設計裡頭,型男演員亞歷山大費林也湊上一腳地貢獻己力、演出自己、企圖詮釋享受太多並付出太少的歐洲人對於這個世界的自大與無知。於是《型男漂流日誌》變成了這樣一部驅人反思旅行與冒險意義差異的藝術電影,既美麗、又富有寓意。

 

  

在《型男漂流日誌》裡,超現實的情境其實也很多:例如說金髮碧眼的型男與非洲景致意外地搭嘎、女性觀眾同胞恐怕一不小心就愛上他;例如說不食人間煙火的型男果然不用吃什麼東西、都不會在迷路過程之中餓死;例如說非洲黑人聚落裡頭的住民衣著在勞動與涉水之後還是保持亮麗;例如說在一場慌亂之中、導遊二號就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之下就消失了;例如說在漂流到瀑布之後的一切被略過,型男在片尾是坐在飛機上頭、俯視非洲綠地,這讓你不知道他到底是已經成功生還、還是憶起來時路的自己?架構出了一個輪迴循環的解釋。電影在無聲息之間,默默地畫下句點,不論你意欲將此定義為一場美夢、或惡夢?總之,你都會有收穫。

   

當輕聲細語的歐洲文明人與靈活地活在原野的非洲黑人相遇,國際優勢人種瞬間變得弱勢,連活不活得下去可能都很有問題,不倚賴當地人幫忙的話根本就沒什麼戲可唱。所以,浸淫於科技與文明裡頭的我們、到底還有什麼好驕傲的?美得夢幻至極的《型男漂流日誌》透過它悠然運鏡速度以及安靜具詩意的取景畫面,一聲不吭地就讓受眾如我不免自顧自地就這般捫心自問了起來。

   

安靜、充滿著大自然的溫柔聲音,並配以非洲最濕潤的自然綠地以及其光影,《型男漂流日誌》可說是一部以自然譜成樂章的長版MV電影。另外,雖然型男亞歷山大費林幾乎是獨自扛下了整部電影的所有戲份,不過對於已經煞到他的女性同胞(如我)來說,總之,85分鐘的片長,顯然是還不夠過癮的。

  
(在《惡棍特工》裡飾演甫獲兒子的年輕納粹軍人、並擔綱演出《少年歌德的煩惱》的德國美男子亞歷山大費林)

 

《型男漂流日誌》參展記錄:

2011 多倫多影展
2012
鹿特丹影展 / 哥德堡影展

台北電影節影展資訊
時間:6/29~7/19
放映地點:臺北市中山堂、新光影城、真善美劇院
官網:http://www.taipeiff.org.tw


《型男漂流日誌》放映資訊

第一場 時間:7/02(一)7:50PM 放映地點:中山堂
第二場 時間:7/04(三)2:30PM 放映地點:中山堂

角色魅力  ★★★★☆
景致美感  ★★★★☆
寓意內涵  ★★★★☆
旅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