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人間師格】,之一

《人間師格》Detachment),之一  – 教育的責任究竟該在誰的身上?

(說好不把這部電影重點擺在「教育」這字眼的我於是在副標上就破功)

 

學習,是身而為人的一生中,永遠都要面對的課題。人類文明於是創造了一種「學校制度」,將成年之前的年紀定位為「學齡」,然後把學齡的孩子都送去「學校」,並要「老師」這個職員身分的人、負責去教好學生。

家長的教育任務似乎也從此被這個文明社會給緩解了、甚至是解除了。

這其實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老師背負起了學齡孩子們的思想偏差、行為偏差、成績不佳等等的責任,就連學校也難辭其咎。

而事實上,原生家庭的家長、以及孩子,才是影響一個人一輩子命運的最大因素。

問題的孩子常常是因為擁有了一個問題的家庭。

每個大人都心知肚明,卻每個人都視而不見、避而不談。

   

《人間師格》的故事,從幾個成為老師的告解獨白,開始前面的兩場戲。變成老師的原因各有其源緣,作為一個觀眾、你光是看了幾個自白,就會覺得其實人師也不過是普通人。既然大家都是普通人,那麼又怎麼能去過度期待老師們、要他們去承擔起拯救迷途孩子的所有的責任?

另外就是主角亨利巴瑟(奧斯卡最年輕的影帝Adrien Brody,安卓亞布洛迪飾演)的自白。亨利也是一個老師。

如果其他的老師在透過獨白的過程,表達出了為人師表在與這個社會、學生、學校以及體制上的種種客觀的現實面向的話,那麼亨利這個老師所自白的,其實是一場冷調卻極其殘酷的師格告白。

 

有人這輩子沒想過要當一個老師,卻意外地變成為老師;

有人不想當老師,但為了一份固定的工作、穩定的薪水,有緣份就變成老師;

有人想要讓生活變得更好,於是想當老師、成為老師……

老師只是一份工作,那些這個世界所賦予這個職業的所有神聖意義,並不必然存在。

偏偏人人卻都以為「老師拯救學生」是再為理所當然不過的一件事情。

 

『有些老師覺得可以改變一點什麼,但在早上醒來,會發現:自己失敗了。』

《人間師格》在電影裡面,透過一所全是問題學生充斥的學校,放進了很多的教育理念、教育現況、教育所會遇到的瓶頸……以及,教育人員以及教育體質的不甚健全,卻從頭到尾不以批判的口氣講述,而是透過安卓亞布洛迪那似笑非笑、要哭不哭的八字眉表情、道盡一切。

 

教育的責任究竟是在誰的身上?政府、社會?老師?家長?還是自我個體?

《人間師格》用淡漠的口吻,引導你去思索這些問題,立意沈重、態度抽離,冷眼帶你瀏覽學校體制的僵硬與瓶頸;電影攝影手法與色彩風格濃烈、但劇情客觀,不讓你輕易入戲卻又緊緊地抓住你的眼睛。

看完《人間師格》,你很有可能腦袋茫然、無措地不知道該怎麼面對現世已然既有的教育體制;看完《人間師格》,你也很有可能因為最後一幕陽光底下的擁抱、願意重新相信老師樣的角色仍然有其用處(但請千萬別忘記、與其說亨利和女孩愛麗卡(Sami Gayle飾演)之間是師生關係,不如說他們之間比較像是家人);看完《人間師格》,你很有可能會沈溺在亨利的兒時傷口時不時地被生活的種種事件給掀開又癒合的過程;看完《人間師格》,你很有可能會覺得這一切都是屁不足以闡述正常世界裡的正常師生關係該有的現象常態……

 

什麼都好,怎樣都好。


《人間師格》可以解讀的面向太多,絕對不只是關於教育。端看你要怎樣去看待這部電影。而這部電影其實是一面鏡子,你透過它、看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就代表著你是怎樣的一個人。


但無論如何,電影《人間師格》的核心議題絕不是放在「老師」和「教育」這兩個名詞身上。在電影裡頭,他們只是人在成長過程裡頭總會想到要倚賴、卻又常常讓人失望的眾矢之的罷了。

 

花了導演Tony KayeCarl Lund三年時間所經營撰寫、《人間師格》的劇本之精采,到了布洛迪自己也要投資當製片並參與領銜演出的地步,Tony KayeCarl Lund(劇本)與布洛迪(演出),成就了《人間師格》的高度,讓這部電影透過冷靜、安靜的呈現方式,詮釋出極為說服人心的一場心靈震撼教育。

我相信,不論在哪個年紀、哪個時間點、哪個生活階段狀況之下,再看《人間師格》,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獲得。(默默列入人生必要蒐藏的影片清單之中)

 

 



cheer給《人間師格》星星數:

議題深度★★★★★★★★★★
劇本結構★★★★★★★★★☆
攝影手法★★★★★★★★★☆
觀賞價值★★★★★★★★★☆
收藏價值★★★★★★★★★☆
附加價值★★★★★★★★☆☆(值得認識的導演與演員)
加碼主角帥度演技★★★★★★★★★★

(更多cheers電影碎碎念,在【雀雀 看電影】粉絲團 XD)


一定要附上安卓亞布洛迪當初得到影帝時的感言影片的!:

 

台南光芒影展,與台北同步上映《人間師格》!

 

《人間師格》台南國賓放映場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