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摯愛》(Inch’Allah)– 之二,相煎何太急
對於《烈火摯愛》的史地背景有興趣的朋友,我們這邊也特別整理了一篇關於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建國戰役】的相關文章如以下:
【土地爭奪史】
這一切的災難要從1947年開始說起。一戰之後,托管於英國的巴勒斯坦(一戰前,此地被鄂圖曼土耳其統治)地區,在二戰時、以及戰後,因為大量的猶太人移入(回歸?),回老家的猶太人與當地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持續發生衝突與暴動。後來地區管理國(英國)不堪其擾、決定從這個是非之地脫身,把燙手山芋丟給聯合國。其後,1947年11月,根據聯合國的【181號決議文】,決定將在這地方建立成為兩個國家,一個是長期流離失所的猶太國家,另一個則是尋求民族認同的巴勒斯坦阿拉伯國家。但猶太人『以較少的人口、卻獲得較大的土地』這件事,讓周遭的阿拉伯國家聯盟對此決議相當不滿。
(1947年聯合國將巴勒斯坦區域劃分為兩個國家,黃色區為巴勒斯坦、橘色為以色列)
根據這個聯合國決議,以色列順勢於1948年宣布建國。與此同時,周邊的阿拉伯國家(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以及黎巴嫩)因為不滿而隨即向以色列宣戰。但以色列人以小博大、成功地阻擋了阿拉伯國家的進攻。以色列戰勝的1949年,根據【停火協議】,劃設了綠線(Green Line)做為臨時邊界。綠線的劃設,讓以色列比181號決議文多出了23.5%的領土。此外,參戰的約旦和埃及也各有獲得:約旦則佔有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埃及則佔有加薩走廊(Gaza Strip)。(奇怪了,這些國家不是為了幫巴勒斯坦爭取土地而戰的嗎?)
(紅點線條為1949年劃設的停戰線(這紅線也這是所謂的『綠線』))
1967年,以色列先發制人地發動對周邊國家的戰爭,以反制敘利亞、約旦、和埃及的開戰意圖。這場一般稱為六日戰爭的戰役,以色列擊潰了所有阿拉伯鄰國的軍隊,佔領了西岸地區、加薩走廊、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1972年,另一場以阿悲劇、於德國慕尼黑奧運發生:巴勒斯坦武裝民兵狹持了以色列奧運代表團為人質,最後所有人質皆被殺害。以色列對此展開名為上帝之怒的報復行動,於世界各地行刺慕尼黑慘案的幕後黑手。
以色列人雖少,但顯然不好惹。企圖藉由戰爭爭取更多土地的阿拉伯世界,每一次槓上以色列,幾乎都是節節敗退。以下圖面的綠色部分、就是自巴勒斯坦從1946年到2000年在這塊土地上的佔據情形(1947年的情形是為聯合國的【181號決議文】所制定)。每一次都是阿拉伯人策動戰變,而每一次的結果,是以色列擁有了更多的土地。
(白色區塊為 以色列領土 的 演變)
【脆弱的協議】
1978年,以色列與埃及簽署【大衛營協議】,歸還西奈半島,並同意依據1949年劃定的綠線做為巴勒斯坦的自治區。但在北方,1982年,為打擊藏身於黎巴嫩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以色列入侵並介入黎巴嫩始於1975年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派的長年內戰(這就是電影《烈火焚身》的故事背景),且默許、甚或幫助黎巴嫩長槍黨(基督教派),造成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上千名無辜伊斯蘭教徒因而遭到殺害。
一直到1993年,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簽署了【奧斯陸協議】,以色列才逐步撤軍,撤離移民區。巴勒斯坦以自治形式成立『過渡時期政』府,似乎看見和平的曙光。但企圖讓兩邊和平共處的拉賓(還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卻在1995年被一名激進的以色列民族主義者所刺殺。
【奧斯陸協議之後】
隨後在2005年,以色列撤離加薩走廊的以色列移民,但在2007年,哈瑪斯組織(更激烈的巴勒斯坦組織)在當地取得控制權後,以色列即對加薩走廊進行海陸封鎖、直到2011年。
而在約旦河西岸,以色列除了違反奧斯陸協議,不斷開墾並移入新猶太移民,更在2002年開始、興建寬50公尺,高8公尺的圍牆,這圍牆雖宣稱是沿著綠線來興建,但實際上卻是考量了耶路撒冷與以色列重要殖民地的位置,彎進了約旦河西岸的內側,將東耶路撒冷納入以色列的範圍之中。
從第一次以阿戰爭、一直到六日戰爭、再到興建圍牆,為了國家安全與戰略考量,以色列不斷的驅趕居住於以色列境內的巴勒斯坦人,並在佔領區建立殖民地。大量的巴勒斯坦人現在都被驅趕到圍牆之外,但依舊必須在以色列境內擔任勞務工作,於是得每天經過檢查哨確認身分。若有突發事件,以色列還會封鎖檢查哨,不讓巴勒斯坦人進入,就連將要臨盆生產的巴勒斯坦孕婦也不例外。圍牆外,失去自己土地的巴勒斯坦人生活條件極差(因主要水電還是有以色列供應),而圍牆內則是猶太人的新設的屯墾區。一道圍牆兩邊,卻是兩個極端的世界。
更何況,相傳穆罕默德到天堂見真主(上帝)的圓頂清真寺,還是在圍牆內的東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就這樣被隔絕於牆外。
(位於東耶路撒冷的圓頂清真寺)
【不同種族?】
若將時間往前推到西元前,據研究,猶太人發源於迦南(今日以色列、西岸和加薩),之後遷移到埃及,成為埃及人的奴隸,所以才在摩西帶領下、逃回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的後代在此分別建立以色列王國與猶大王國(西元前1000年左右),但到西元前700年,亞述國擊敗以色列王國,西元600年,巴比倫攻佔猶大王國,猶太人從此開始流散置世界各地,或在巴勒斯坦區域開始接受異族的統治(經歷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拜占廷統治)。最大的轉變是在西元638年,穆斯林從拜占廷手中取得對這塊區域的控制權,歷經了許多穆斯林國家的統治,直到1517年,這塊區域成為鄂圖曼帝國的一省。
於是當1896年,興起「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後,流落外地的猶太人回到故土之時,這塊土地上的居民早已歷經了將近1300年的異族統治後,在宗教上也已經逐步被伊斯蘭化了。這就是巴勒斯坦地區在這近兩世紀的紛爭之起源:離家1300年的猶太人、回到家鄉,發現留在當地的人已經都信了不同的主。
但若排除阿拉伯人大量移入此地區的因素,巴勒斯坦人會不會是當初沒被流放沒被驅逐而留在當地的猶太人後代呢?(事實上,基因學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
若是如此,那麼現在,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其實是失散了1300年的兄弟,而他們現今當下、正在如火如荼的互相廝殺當中。這一切,簡單的說就是下面的漫畫:
在台灣,觀看《烈火摯愛》的故事,猶如片尾的那個小男孩,只能從一個洞中打出來的光、去看見其中風景。
那一片風景是一塊聖地,同一塊聖地之上,長出了兩棵不同的樹。
兄妹兩棵樹該要怎麼爭地盤?這或許已經超乎了外人如我們可以去評判的範圍了。
(小男孩藉由一洞、窺探在牆裡所發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