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氣的喬治克魯尼身為一個跨國大企業的裁員過渡專員Ryan,
每年有三百多天,都是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飛行實為必須,
聽起來是個挺酷的工作。
(如果你不介意去面對人被炒魷魚後的情緒不穩、
並且總是需要到處奔波吃住在各種陌生環境裡的話)
有些人喜歡穩定的工作、享受熟悉的安全感;
有些人則是比較喜歡居無定所的流浪感。
雖然說人總應該是久靜思動,當然是穩定的工作並且常可出差最好,
但若真的只能選一種:
「穩定V.S.流動」,要你選邊站呢?
主角愛的是後者。
總之,我們得以窺探了空中飛人的生態浮光。
這樣的大成本的飛行業務工作、在全球化經濟輝煌時期是很常見的,
但對於美國這兩年所發生的不景氣與失業潮現象來說,
則是成為非常鮮明的對比。
這是一部太應景的刻劃時代電影,導演的企圖昭然若揭。
可以探討的議題很多,而開場該是從描述這個特別的職業開始。
這個職業的特別之處是常常需要跟天空和浮雲共處,
還有昇降之間,一塊塊一片片特殊的城市鄉鎮山水地景。
然後要面對的就是降落之後,一個又一個的陌生人被炒魷魚的各種反應……
俐落地說明了主角的一切形象。
但這還不是最俐落的部份。
飛行達人的打包流程
適用於嚮往成為高階業務或者是飛行員、空姐/空少之人。
打包行李、出境入境等必須事務、能處理到多簡便俐落的地步?
他實際演一次給你看。
背包客們看了可能會有點不舒服,畢竟這套流程未免也太制式做作一點,
但你不得不承認,人都有嚮往自己成為這般「成功人士」的一天。
然而真正讓人受不了的應該是所謂的「尊榮會員待遇」,
不用排隊check in、搭飛機完全不用枯等的特權,
這對沒錢又嚮往環遊世界的人來說,實在是最遙遠的距離。
說到打包,他甚至還利用他所參加一場又一場的演講來告訴你,
人對於周遭人事物因為有了太多的戀棧,
人生才被搞得沈重且寸步難行、哪裡都去不了,
影射出喜愛做這樣性質工作之人的冷血基因。
飛行期間
事實上,
我在今年得以在一個月內連續搭乘長途飛機往返歐洲和做亞洲短程往返的旅行
,一共才四次,我就感覺到搭飛機是件累事了(能夠快速通關因此讓人極為欣羨)。
所以,像是飛機餐、點心飲料服務、飛機上的電影和電動玩具和降落之前的城市地景欣賞,
都算是屈指可數飛機上、潦以快慰的一些小事件。
在這個現實世界裡面,交通轉是飛行之後常須面對的問題,
轉地鐵、公車、租車等。
他就這樣邂逅了一位同道女性Alex,
同樣很適應出差工作、共同話題聊不完,需求亦同。
這樣的共識建立的很快,是一拍即合的「刷卡關係」。
老鳥V.S.嫩咖
如果旅行讓你有回家般的自在,那麼「回家」時的感受呢?
對於「家」不熟悉的人,其實大有人在:
舉凡長期在外工作無法常回家、或是已經在外面的世界建立一個新家的人,
回到老家,總是會近鄉情怯,因為你沒有認真的經營過這一部份。
全片時不時地透過配角在問:「你有沒有想過要安定下來?」
Ryan總是老神在在地否定它。
他將是世界上第七個拿到美國航空一千萬英里里程的貴賓,
嚴然是流浪者界的老鳥,
高處最不勝寒,能夠遇到像Alex這樣可以體貼配合取暖的對象,實屬難得。
他們因為可以理解對方的居無定所,
所以不強求見面、見面更加珍惜。
感情其實是有遊戲規則的,
我們習慣慢慢互相彼此摸索出對方的規則、嘗試互相配合,
不合則終究會散。
但是很多人常會誤會,以為兩個人想的是同一件事。
Ryan演講他的「丟掉背包論調」,
沒講幾句就突然改變心意、去了一趟芝加哥,
卻看見了他沒想過的事實。
Alex說:“that’s my real life.”
看起來是被動的、等待的Alex,一下從嫩咖變成老鳥。
“I thought I was in your real life.”
浪人以為想要就有的感情依歸,一下子變成小插曲的地位。
還措手不及地迎接了他人生最大的目標,
但一切都變得微不足道。
原本要無所不用其極、靠消費和出差東拼西湊累積而得的一千萬英里,
為了彌補丟棄已久的親情,
他選擇割出五十萬英里給不熟的妹妹夫婦去環遊世界…
誰是老鳥?誰又是嫩咖?
每個人都有人生中的挫折,
有人是工作遇挫折,有人是家庭有缺憾。
說起來,工作和家庭總是難以兩全其美。
導演給了一個簡單的參考答案:
工作不順,別難過,你剛好有多出來的時間好好顧家庭;
感情不順?乖,記得你在工作上的夢想,拼命實踐它吧!
導演實力昭然若揭了吧?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