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金》裡連俞涵、溫昇豪與薛仕凌的三角愛情關係讓人看得迷離,有著時代劇專屬的含蓄美感、亞洲故事特有的愛人真摯不求回報,卻也很前衛地讓連俞涵所飾演的女主角張薏心在故事後半段拿回自己人生感情的主導權:要不要愛、要不要嫁?最後她都能取決於自己。明明是 70 年前的歷史故事改編,《茶金》是如何拍出若此高段、符合當代女性思維的兩性愛情觀?
品茗首重低調有緻的茶香沁鼻清腦、並讓大自然潤入茶葉的含蓄韻味流瀉入喉,再用回甘後勁填滿舌根與心脾。《茶金》劇如其名,觀賞全程本身也是一場品茶儀式,燒水、擺盤、賞茶湯色、聞香、啜含、嚥入,然後等待大地的奇蹟在體內作用出來——當然它需要一點時間。
【薛仕凌再度演出經典款角色「范文貴」,再敲金鐘有望】
時間本身就是《茶金》的母題與戲劇魔法要角。1949、50年代的台灣故事,其實充滿著舊式傳統思維,趁此時代背景,《茶金》開門見山、首集就讓郭子乾所飾演的茶葉大王張福吉為女兒物色贅婿。其有識人之明,所挑中的是寶山首位大學生「范文貴」(薛仕凌飾)。范文貴對出身世家的日光獨生女張薏心一見傾心,明明薏心另外心有所屬、對KK劉坤凱(溫昇豪飾)情有獨鍾,文貴也全都看在眼裡,他卻依然死心塌地,可謂是《茶金》全劇裡最專情的男性角色之一。
甚至范文貴在後來華麗地蛻變與回歸,都可歸功於他始終都仰望著張薏心使然。為了成為能夠與「日光大小姐」匹配的人,范文貴靠著聰明才智、甚至是處處心機地一路打進外省幫勢力,在受政府庇蔭而進出口無礙的國華公司裡謀得高職,從此成為了日光成也國華、敗也國華的必要關鍵合作夥伴。薛仕凌在上半部演繹出了傳統純情郎的癡樸,惹人心憐,後半部則挺身成了《茶金》最強梟雄,令人畏厭,大幅度的角色成長曲線變化顯眼有感,薛仕凌以此再創台劇經典款角色典型,來年連莊入圍甚至敲響金鐘男配獎勝算高。
【男主角KK劉坤凱不忠於愛情:只要妳過得比我好】
細究男主角KK不忠於愛情的主因,也是《茶金》愛情故事部分之所以好看之處:張薏心和KK劉坤凱可說是兩情相悅,但都演到第十集了、兩人在深夜裡一起喝過無數碗的綠豆湯,卻還是發乎情止乎禮,直到KK離開台肥、各自眼下都有了更「社會性適合」的對象,薏心終於捨得把兩人的定情之物「1美元的投資」還給KK。林君陽導演的影像語言處理一向好懂也好看,兩人無言的結局落在薏心送KK去車站,最終一人在轎車上、一人在火車上,人生從此分道揚鑣,三年轉眼過去。
大時代從來不給兒女情長生存的空間。KK看待薏心的心態其實與范文貴類似:「張薏心」就是大家閨秀的代名詞、能講中英日台客五種語言、琴藝也一流,既是清麗脫俗的美麗女孩,飽受教養溫柔婉約更是台灣男人們所心儀的女神物種。難能可貴的是,在日光多次出現危機時,這女子也能坐鎮董座、堅定介入家族事業並力挽狂瀾。
KK與薏心之間一直保持著亦師亦友的關係,KK幾乎也是最了解薏心的人。反之,薏心其實對於KK所知甚少。藏在KK背後的已經婚嫁過、與女兒「愛子」失散,甚至全家幾乎滅亡的傷痛過去既是不足道也、也是讓曾為「戰俘」的KK自知配不上社會階層極高的薏心的不堪背景。且KK自第一集便明擺著作為歷經日治與國民政府來台,自我認同卻是「台灣知識份子」的男人其實更在乎的是「台灣人民」能否「做自己的老闆」並全面性地越活越好?我們不能說KK這份大愛凌駕在他與薏心的小愛之上,而是當這個人唯一的親人(女兒愛子)不知流落在台灣的哪一處且遍尋不著時,唯有每個台灣人都過得好、才是確保他女兒可以過得好的希望火苗。KK愛著薏心卻不跟她在一起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KK對薏心很有信心,沒有自己在她旁邊,她依然可以過得很好、甚至可以過得更好。
【張薏心情歸何處成為懸念】
整部《茶金》的愛情戲部分,清淡漾著隱然含甘的芬氛也是來自於連俞涵所飾演的張薏心一角。《茶金》上半部的張薏心是 20 世紀台灣女子的命不由己、試圖突破;上半部的張薏心則已然是超越時代、儼然與21世紀女人無異的台灣女性姿態。
其實張薏心也不是沒有試過探詢這份愛情開花的可能性,而她的委婉表態在劇本上既是符合了時代對於女性的規範、也對應到人設的折衷結果。多數觀眾或許認為薏心該更為自己做出破釜沈舟的爭取,而這份期許,巧妙地被編導轉嫁到張福吉身上:明眼人包括薏心爸爸都看出了她喜歡KK,甚至父親還代替女兒表白求親(?)讓人拍案!
薏心與KK之間的感情,在他於第十集宣布婚訊後看似成了定案,實則在結局週仍有驚人轉折看點,愛情昇華以後的甘醇滋味如人飲水。
范文貴對於張薏心的感情也自有其百款滋味:遭受命運捉弄、在感情關係與事業關係上分合多次的這對年輕男女,生命上都是不斷地探索嘗試著,兩人從一人高攀走到門當戶對、透過實質合作過程體認到彼此在價值觀上的差異,倒是在感情層面上的互相認知從未變過,一直都是范文貴在單戀對方(笑)。這也是《茶金》作為時代劇在愛情戲處理得最前衛之處:范文貴或許能透過實力讓自己成為張薏心的事業合作夥伴,自認配得上張薏心以後的再度提親仍是無果,由此可以看出范文貴的不變和張薏心的變化,兩人其實都是有感情潔癖的人,兩人確實也如KK所言、有著社會階層上的般配合適度。但范文貴雖晉升成為上流人士了、在精神價值的追求上仍趕不上張薏心的自覺與不斷進步。張薏心就這樣從一個任人擺佈、只敢用琴聲表態的深閨小女孩,一路追隨著KK所給予的平權自主思想,到後來成為一個比精神導師KK勇敢的新女性,也成為一個超越范文貴只在商場追求近利更進一步思考「品牌」價值的女社長。
透過這場台灣茶葉商業戰爭,《茶金》其實也拍出了頗為高段的兩性愛情觀,感情的世界裡沒有輸贏和賺賠,但《茶金》確實成功地從台灣女性從時代劇裡最難突破的社會價值觀中,找到破口、把張薏心解放出來了。這是身為當代女性觀眾的我看《茶金》時最過癮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