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常覺得喜歡的原著小說被改拍為電影之後、常讓你失望嗎?
或許,你可以來看看中島哲也翻拍的《告白》,
這是部連原著作者也很滿意的翻拍電影。
故事主軸是一個國中女教師、為了四歲小女兒的死亡,
走上復仇之路。(聽起來一點都不有趣啊,但是,
衝著松隆子、衝著這電影打破鋼鐵人2和慾望城市2的票房紀錄、
衝著它代表日本角逐奧斯卡外語片、衝著導演中島哲也、
衝著小說原著在日本賣到缺貨……衝著什麼都好,
太多值得你好奇的紀錄在召喚你了,趕快來一探究竟吧!)
這部電影有挺多值得一提的成就部份,僅列於下。
作品成就-
人性複雜,身而為人,若一顰一笑、一舉一動,
都到了要被檢視、被批判是對是錯的時候,你一定會筦爾。
偏偏,人很容易對別人的行為有意見。
於是,作者給了每一個典型人物,有屬於自己的告白空間,
讓每個人都講講他們看不慣什麼、對什麼很有意見?
講講他們做事說話的動機。
然後你才會發現,每個人原來都這麼認真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
導演中島哲也,對本作的解釋是:
不論一個人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都不代表那就是那個人的本性。
指涉出人內心的想法意圖可以用不同的表達形式外顯,
但外人無法單就那人的外在行為,去解讀、確認那人的本心。
而每一個自以為是的世界,
在共同的環境裡面,交流、碰撞,然後事件發生。
電影於是從混亂的教室(共同環境)展開。
真實在拍片的環境裡,松隆子在拍這場教室戲碼時,
場面混亂、難以控制,就算大聲講話也無法聽到自己的聲音。
但是電影呈現的方式,雖是以老師為主講者,但聲音雖小,卻平穩清楚、
背景音樂也悠揚唱著、教室喧鬧聲更是一刻不停;
聲音之外,畫面也忙著優雅地交互切換,
如此多線主軸同時進行,多層次卻乾淨俐落,
已然體現出本作品的最特出之處。
作者/導演 成就-
這部根據新銳作家湊佳苗在2008年8月方出版的長篇小說《告白》改編的電影,
遵循了原作的劇情精神,並在影音上面更發揚光大它,
能作到這種地步的導演,恐怕在日本就只有中島哲也了。
中島哲也,以拍廣告出身,
他拍電影的風格常帶有廣告特有的運鏡方式和速度感,
拍過的《下妻物語》、《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幸福的魔法繪本》,都算是經典的電影。
看完電影《告白》時,還記得電影散場,
我跟緯哥那時都還沒有看過小說,卻不約而同地認為:
這部電影即便是只放映第一段,也已經完整地嚇人、值回票價了。
運鏡流暢、剪接複雜卻明快表達、串場不著痕跡、故事性又強大……
事實上,湊佳苗在2007年就以《聖職者》這篇短篇小說
獲得日本小說推理新人賞(也就是後來長篇小說《告白》的第一章)。
08年秋,導演中島在看完《聖職者》之後,就非常喜歡、
看完整部小說後,就想像如何將它改拍成為電影,
09年決定拍、劇本寫得超快(聽說導演連分鏡圖都自己畫)!
2010年就完成電影,真是行動派的啊!
是故,這電影的第一段,也就是導演最醉心的、
用力經營並且讓我們確切感受到導演才華的第一段,
是我不得不大力推薦的部份。
(看電影會睡著的人,可以試試看電影「不讓你睡」的魔力XD)
這種原本是「獨白講故事」的陰沉小說型態,
翻拍為電影、可以拍成這樣活躍有力,實在很難讓人想像。
雖然文字要具象化,方式有很多,但真的作到對味的,是沒幾個。
很多人建議,要先看完小說、再看電影,我也同意。各方理由很多,但
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先看小說、再看電影,
可以更深刻體會那種「陷深淵、後解放」的快感。
當然,那只是影音的魔力,
至於原著本身帶來的人性崩壞的部份,我看,是沒藥醫的。
導演有說:「這種悲劇電影,能否娛樂觀眾?
如果可以,那麼拍戲的題材種類就可以更不受限了。」
(擺明就是一心一意想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面尋求突破的人!好樣的!)
這是中島到演的強項:
把人性和人生被視為缺陷的部份,
用有趣討喜的表現方法呈現給大家。
其實,擅長超現實拍攝手法的中島導演,
在處理本片時,卻
一改之前拍攝方式那種刻意誇張、異常超現實手痕的強項,
選擇低調地將劇情、表演方式,
努力把整部片塞進一般人對正常社會認知的框架裡面,
所以能成功地反應並強調出整體故事情節的社會現實面,
這應該是超現實派的導演最大的突破吧,把自己作品成功地塞進框框裡。
演員成就-
電影可以拍這麼快,原因當然很多,
除了體質原本就很完美完整的原著小說之外,
主演過大大小小多場舞台劇的松隆子,完全不用被導演調教、
自動進入陰沉女教師模式的到位速度之快,應該也幫了電影不少忙。
(當初,導演冒昧的寄信給松隆子說:「請務必接下女教師角色!」
松隆子看完書之後馬上回覆說:「好!」……真真俐落XD
導演曾幫松隆子拍過mv,算認識,但邀她拍片邀的超突然的!)
本片的第一男主角,可說是犯人A(修哉),
但我私下認為犯人B(直樹)反而是本片中最成功的角色,
原因是這個角色在片中的情緒思維、行為模式的可發揮處,
range最廣、層次也最鮮明,
是導演拍過《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之後、
可以純熟把玩塑造的最棒的角色型態,幾近一氣呵成的演繹,
讓我看了之後,最感過癮!
所謂「俗辣最恐怖」吧(笑)。
至於犯人A(修哉),中間一度弱掉,
可能是青少年的戀愛情節本身就跟本片不搭、因為有戀愛氣氛營造起來,
讓人有那麼一瞬間,感受不到他的內心真實黑暗之處。
不過,魔王就是魔王,復活得挺快的,
而否定戀情存在意義的態度之絕,算是有重新拉起角色意象。
木村佳乃為自己飾演的直樹媽媽,下了一個挺好的註解:
「完美的人生,一旦被拋出幸福常軌之外,就會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
而通常,公主出了童話世界,是會有「毀滅」傾向的沒錯(要殺人自殺之前
還不忘說一句「要去天國了」實在是太逗了)!
另外同型態的熱血教師也是一絕,是全片唯一陽光的部份,
與直樹媽媽想要營造的「受害者」給人的違和感又有所不同,
熱血教師是以為一人揭竿起義、全體終會進而效之,白白努力了一學期,
可說是片中最不複雜的個性和最純粹的笨蛋。
班長美月,則應是反應出一般社會上最常有青少年心思:
持有基本的社會行為與觀感,茫然、多愁善感,但也崇拜極端……但真的
說到自己的話,反而是沒有自己、說的盡是別人的道理、什麼也作不了典型乖乖牌。
但她花瓶演得之好,這位小蘿莉,以後應該是位不得了的人物!
其他-
畫面飽和程度很驚人,應該是拍廣告經驗豐富的關係,
甚至喜歡攝影的人都值得好好看幾遍。
動畫經營尤其是最後一段,技術之強大、讓我有點感動。(對,我並不是真的
被修哉和媽媽之間的感情與媽媽的眼淚感動到的,是被動畫技術!)咚鋼!
兩場哭戲是我覺得電影裡面最拖到戲的部份。
其實以一般電影情節而言,這樣的節奏並不算什麼,
畢竟感情戲碼總是需要多一點時間經營,但在節奏一直很快的本片之中,
兩場哭戲就顯得多了太多的時間,各保留住原本的三分之一部份,應該可以更完美。
結局的鋪陳,也是刻意了點,太過刻意讓演員經營情緒的部份,
導演吶!再大刀闊斧一點、多剪掉一點點就更完美了啊!!!
最後,你會不會想要問: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別想太多了,導演也都說啦:「我的真正想法,有時連我自己都不知道!」
另外,與他快捷奏暴力美學異常match的音樂:Radiohead – Last Flowers
讓人印象深刻啊。
more 「告白」推薦:
導演/演員的精彩訪談
喜歡Cynike 的影評
江大小姐講得挺好
陳建嘉講得不錯
sunshinetoday168
2010-11-01 於 06:34:27好認真又週全的影評,條理分明地把這部戲都介紹出來了,真的很讚! 這部電影的確是少數將原著小說,以視覺化的影像拍得更精采的作品,但我想應該還是不到有「不讓你睡」的魔力,在看電影時,還是發現有看不懂的朋友還是在打瞌睡! 哈哈!
版主回覆:(11/03/2010 03:39:29 AM)
原來還是會有人看不懂啊?
但我還是不相信第一段有人會看到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