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電影

【影評】《披薩的滋味》Crow’s Egg 台灣有蘋果、印度有披薩

#金馬影展 #亞洲之窗 #Windows on Asia #印度電影 #奈派克 #NETPAC

【影評】《披薩的滋味》Crow's Egg 台灣有蘋果、印度有披薩  

《披薩的滋味》不只是部熱鬧有趣的印度電影,電影所呈現出來的印度社經狀況一如1983年台灣《兒子的大玩偶》裡萬仁所導演《蘋果的滋味》段落、加上2015年台灣《太陽的孩子》的綜合長片版,故事有趣、溫馨且不失魔幻寫實意味。

【影評】《披薩的滋味》Crow's Egg 台灣有蘋果、印度有披薩  

在印度片慣常會有的豐富詳細劇情鋪陳之外,亦能從影像敘事方面看出推進故事、附加說明、與角色心境變化的補充趣味。

貧民憑物資卷只能換取不能吃的電視而沒法換米吃,影射了政客只想在選舉期間賺得貧民的選票而不在乎他們會不會餓死;然後電視除了宣傳政治以外也美化所有昂貴卻不一定真的好的商品,無形又讓家徒四壁(但有收到電視)的貧民小孩產生了物欲而開始輕蔑感情曾經很好的爸爸、奶奶和媽媽等家人;而貧民窟的孩子就算跟有錢人家小孩當了好朋友,雙方總是還被階級的柵欄隔住分開兩邊、從手錶到衣著乃至於吃剩的食物的用處都不相同(可以想見的是有錢小孩長大之後一定會看不起窮人)…在大環境的催眠之下,兄弟兩認為賺錢才是唯一的出路。

【影評】《披薩的滋味》Crow's Egg 台灣有蘋果、印度有披薩  

然而故事總有轉折處,《披薩的滋味》的三處轉折變奏,把電影格局點滴拉抬起來,變成一部有點神奇的好片。

一是巴掌聲。

在一巴掌打下來之前,觀眾跟著兄弟倆一起歡樂地作夢、認為只要認真賺錢總有一天可以買到新衣進到披薩店買披薩吃,但這套好萊塢/寶萊塢理論在巴掌轟然率甩下來之際完全破碎,暗示了根深蒂固的印度貧富差距與階級社會歧視不會讓你因為比較聰明或比較努力就有機會翻身,從此《披薩的滋味》再也不是一部逐夢公式電影。

  【影評】《披薩的滋味》Crow's Egg 台灣有蘋果、印度有披薩  

二是奶奶過世。

前戲其實是爸爸坐牢離開,只是孩子並無警覺家庭即將毀垮直到疼愛他們的奶奶也走了。從那一刻之後,哥哥洗澡並讓披薩廣告傳單任水流飄走、象徵著洗心革面的決心,而弟弟的尿床毛病也一如奶奶曾說「他長大的就不會尿床了」一夜治好。而電影最後一段對白更直截點出和夢中的披薩相比、奶奶做的還是比較好吃,把過程中兩孩曾經走偏的價值觀拉回來。即便有點刻意,對兒童電影的結局而言仍是很好的設計。

【影評】《披薩的滋味》Crow's Egg 台灣有蘋果、印度有披薩

三是媒體效應。

片頭兩兄弟跟媽媽吵著要、但從頭到尾沒有擁有過的手機,在電影中扮演了逆轉劇情的重要角色。有錢買披薩的貧民小孩被打了一巴掌的過程被拍成影片、被媒體買下之後炒作成為嚴肅的社會議題,劇情手法在《太陽的孩子》裡只稍加運用,但在《披薩的滋味》卻是善加利用。媒體雖然瘋狂關注並炒作了小孩被打的新聞,但記者到貧民窟採訪時卻任被打主角走過眼前而渾然不覺,顯示了人道關懷是假的、噬血愛腥才是真的。除此之外,欲藉賣新聞賺外快的勢利嘴臉、披薩店老闆想花錢息事寧人的冷血、以及政客只消居中搓協就占盡利益與名聲的無盡荒謬感,都在媒體報導之後有如連鎖效應般炸開。

表象上的純真、溫馨、關懷、希望啊或是勵志感什麼的,都變成是假的了。

於是在最後當兄弟兩人從貧民變成與巨星一樣踏上紅毯、進披薩店吃披薩的時候,除了兩個小屁孩之外,就連戲裡戲外的觀眾都知道這一切是假的、做戲的了。還有什麼事真實的呢?說真的,《披薩的滋味》除了把鏡頭最後一個畫面留給小孩的純真笑容之外,也別無他法了。

 【影評】《披薩的滋味》Crow's Egg 台灣有蘋果、印度有披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