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

《永遠在一起》(Ways to Live Forever)

《永遠在一起》青少年版之《活個痛快》

 

當親愛的人生病了的時候,我們該怎麼面對病患?或者,自己生病的時候、該如何面對自己?Ways to Live Forever提供了一套非常好的思維清流。

《永遠在一起》(Ways to Live Forever)  
電影海報(右為原著小說)

 

電影改編自英國的著名、暢銷、得獎小說《關於我和那些沒人回答的問題》(Ways to Live Forever)。《永遠在一起》的病人主人翁,是個小孩。因為患有白血病,知道自己命之將至,於是『長大變成青少年』這件事,是他人生中、最遙不可及的夢想。想做的事情太多、能做的卻有限,儘管這樣,他還是用自己的方式,填滿有限人生。劇情內容充滿小孩子具童真風味的自我問答、辯證,這個小大人,用他的力量,活得溫柔、愉快,且認命。

 

 

《永遠在一起》(Ways to Live Forever)  
(向幾米致敬的電影畫面)

 

不同於成人世界的《活個痛快》,看完電影《永遠在一起》時,結局雖然比《活個痛快》來得令人感到哀傷,你卻也同時有感受到永遠、感受到痛快。

 

 

劇情大綱:

12歲的山姆,有白血病,停止上學,不進醫院,已屆末期。最後這一段人生,山姆有家教、有朋友,也有家人,每天與他們相處,讓他思考更多,他想要做很多事,只是,不知道有生之年,是否能全數完成?……

 

《永遠在一起》(Ways to Live Forever)  
(親人、良師益友與小情人,就是12歲孩子的小宇宙)

 

 

良師益友之必要

山姆有個病友菲利,兩人是住院時候的玩伴,出院後仍一起玩耍、上家教課程。菲利嘴巴很毒、愛吐槽,卻是促使山姆積極面對世界的最大推力,菲利的所有嗜好、言談,都很不「兒童」,他也喜歡「塞朗」山姆去挑戰社會價值觀、去提早體驗青少年生活……山姆和菲利同病相憐,所以特別肝膽相照,一起做起事來,尤其交心。直到有一天,菲利倒下了。山姆知道,自己死期將至。

電影中不刻意表彰的家教老師(Greta Scacchi飾演)有著溫暖開明的特質,每次上課的內容都不同、有著各種嘗試性(她一開始對於『Ways to Live Forever?』的答案,就完全地正中我心……倒是兩個小朋友看到一半就昏睡死、不太買單就是),各式各樣的嘗試之中,孩子的眼界也逐一被打開。這個老師的特別之處在於,她完全地把病童當成正常人:不面露憐憫姿態、不幫忙他們找問題的答案,讓他們就像是一般的學生一樣、自己努力做作業、討論。而山姆就是在老師這樣若有似無的鼓勵之下,開始了他的人生記錄(書寫+影片拍攝)。

 《永遠在一起》(Ways to Live Forever)  

 

人尤其是在病了之後,特別地有一種希望別人把自己當做正常人看待的自尊心,於是山姆和菲利與老師可說是相處得挺好的。良師,益友,在家庭之外,有著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與自己有所牽繫,彷彿對這世界已經探出了頭、生命於是有了更豐富的體驗。

 

 

問題的答案

雖然孔子有說『未知生、焉知死』,可對於離死亡很近很近的山姆來說,『死亡』的意義、一點也不遜色於『生』。將死之人山姆,拿著免死金牌、問著讓大家不知所措的問題,格外違和。

『為什麼一定要死?』不死的話,總有一天地球會變得很擠。嗯,很合理。但是,『上帝為什麼讓小孩生病?』卻沒有答案。山姆沒有用很哀怨的口吻抗議(倒是朋友菲利狠狠吐槽了上帝一番XD),他靜靜地接受了。

『死會痛嗎?』、『死掉的人看起來怎樣?摸起來如何?』、『我走了之後,這個世界還會存在嗎?』這幾題問題,好朋友菲利用自己的死亡告訴他。最殘酷的莫過於在菲利告別式那一天,大家一如往常的起床、準備出門。這一刻、山姆完全了解了『我走了之後,這個世界還會存在嗎?』的答案:是的,Things just going on as before.

……很多問題,其實我們不一定需要答案,我們只是習慣什麼事情都要有個答案罷了。所以山姆懂了,那些沒人回答的問題的答案,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或許也不值得去追尋。

 

 

願望的實現

所以,生命應該有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可追。例如說,將願望、付諸完成。

 《永遠在一起》(Ways to Live Forever)  

 

家教老師要山姆和菲利製作一個瓶中信,裡頭放的是自己的願望list12歲的小孩,願望千奇百怪、非常可愛。有抽煙、交女朋友這種迫不亟待體驗青少年生活的想望;也有看恐怖片、看到鬼、逆著跑上電扶梯的幼稚慾望;當然也有很遠大的抱負:打破世界紀錄、做飛船、成為科學家、上太空看星星。

有些願望,可以自己偷偷完成;有些願望,在好朋友菲力的大力支持下、也完成了。然而最感人的,還是爸爸那一段:

山姆爸爸(Ben Chaplin,班卓別林 飾演)的偉大之處也就是在於此。山姆的印象當中,爸爸不喜歡談論自己的病況,一心一意地希望山姆越來越好(事實上明明不可能:也就是說,爸爸比山姆還要鴕鳥心態、還要像個小孩),這樣的爸爸,讓病童覺得很疏遠,幾乎不能交心。直到有一天,爸爸和山姆聊到了山姆的書……

 

當爸爸問山姆,『所以,你幾乎都完成了你的願望?只剩搭飛船?』

 

「還有『成為科學家』沒辦法做到。」山姆說。

 

爸爸問:『可是,你不是寫了這一本書,研究分析了自己、儼然是位科學家了嗎?』

 

「……」山姆看著爸爸……

 

雖然說人往往在願望實現之後、又會莫名地生出更多的願望,一輩子都不可能有願望全部實現的那一天。但故事安排了山姆一個一個地實現了願望、越來越滿足的那種幸福感,讓我不禁感嘆於山姆的純真(平常人真是要得太多、且永無止盡)。

身為病童的媽媽(Emilia Fox,艾米麗雅福克斯 飾演),責無旁貸、從一而終地關愛小孩,絕對最是辛苦(其實很多病人很少能這般赤裸裸地母子兩人抱在一起痛哭,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式吧?)。只是《永遠在一起》的爸爸,演出了一個從不知所措的爸爸、漸漸變成一個努力幫助小孩過完精采一生的爸爸,那過程太過美好、比初吻還要美,是《永遠在一起》裡頭最美麗的一朵花。

 

 《永遠在一起》(Ways to Live Forever)  

願望,每個人都會有、願望也都不同,但是重要的其實不是有沒有完成願望本身,而是「和誰一起完成」。說到底,生而為人的願望,基本上就都是只求個『生死之際能夠被愛包圍』,就最是幸福。真的,只是我們看不透徹罷了。

 

 

生命之歌

每個人生階段都有它精采的部份,但有些人卻只能享受其中的一點點。然而生命,是各種生活精采片段的集合,吉光片羽間,體驗生命的美好部分,已經非常有意義。

隨著時間(=生命)不停的流逝,除了綿密不絕的牙慧與病人(甚至是病體)影像充滿著電影,還有很值得一提的3D繪本表現法,用以解釋山姆的各種研究報告與他天馬行空的各種想像,精緻中體現著純樸的粗糙,豐富了電影畫面、甚至是內涵。

《永遠在一起》之中,孩子的坦然、純真的紀錄,為生命之章做出最純淨的感人註解。超脫生命的長短,在精不在多地活過一回,是個瀟灑走一回人生的絕妙好方式。

 

參與過《蝴蝶效應》拍攝的導演古斯塔沃朗恩,西班牙人,在2006年推出第一部編導電影《Mia Sarah》,與今年的第二部電影《永遠在一起》,都獲得美國哈特蘭電影節的水晶心獎,儼然是位溫暖療傷系的新銳導演,這樣的作品不知可以撫慰多少病人及其家人,這力道甚至可比上教堂與找信仰來得大了。總之、古斯塔沃朗恩,是位大德啊。

 

不到一個禮拜之內,看完了《活個痛快》與《永遠在一起》,深深覺得《永遠在一起》的廣度與深度、精采程度,都大大超越《活個痛快》。

《活個痛快》不是不好看,而是太多的真實,具現出生命的平實與殘酷。而對病人來說,《活個痛快》給的『活著就有希望(但是要比較辛苦一點)』,絕對是不如《永遠在一起》『好死作結』來得讓人感到痛快的。

 

 

世界電影【導演談《永遠在一起》】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 Nora_Tsai
    2011-10-18 於 14:59:04

    這片是也不錯~ 但是我覺今年目前為止~這類型的電影我覺得最好看的是
    http://ent.msn.com.tw/movie/story.aspx?id=12236
    最後12天的生命之旅!
    不知道樓主你看過沒有? 大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