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布萊克:英國老人的《悲慘世界》,拍出脫歐預言94狂┃影評

2016年6/23英國脫離歐盟公投結果出爐後,或許讓世界(至少台灣)驚訝不已,媒體民調上推衍出「支持脫歐者與年齡的關連度」研究,將支持脫歐的族群解讀成「鄉間窮困老白人,絆住了在都市、放眼世界的年輕人」的現象,負面形象與後來美國總統大選支持川普的郊區老白人有得拼。但若同年五月你有關注到第69屆坎城影展,會發現早在英國脫歐前一個月,左派導演肯洛區《我是布萊克》就已經拍出一場脫歐預言故事。

《我是布萊克》溫柔卻又嚴厲地呈現了英國小鎮工人的生活困境,批判了全球化、知識經濟。績效化的社福單位運作模式將善意變得冷酷,無情地將窮人從社會角落踢進了黑暗深淵,成了現代版的《悲慘世界》。看了《我是布萊克》我們從中才能理解,這不是一個單純的世代差異議題,不是老人與年輕人對謀生方式無法達成共識,而是資本主義國家在追求經濟而妄然全球化時,遲早都會面臨到比社會福利國家更多的問題。2016年坎城影展將最大獎金棕櫚頒給了在場刊上評比普普的《我是布萊克》,讓肯洛區繼2006年《吹動大麥的風》(又名:風吹稻浪 / 風吹麥動)(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再度摘下棕櫚桂冠,以事後論來看,至少坎城那時就預言了一個月後英國脫歐公投結果背後其原因。

有趣的是,上一屆金棕櫚頒給了講述移民議題的《流離者之歌》(又名:迪潘)(Dheepan),而這屆卻頒給了在難民議題、歐洲統合意向某種程度都是相反的《我是布萊克》,或許是這一年來難民政策在歐洲產生的負面影響,也或許只是這屆坎城評審如同肯洛區的眼光般,選擇將視角放在任一議題的弱勢上,儘管普遍以為這屆評審沒有鑑賞眼光怕搞砸所以只敢把獎頒給坎城之子(有得過坎城獎項認證過的創作者作品),但或許這種非藝術家的眼光更能反映現實也說不定。

回到電影本身,《我是布萊克》的敘事不順暢也不連續,甚至有些碎裂又流水帳,頻繁地在劇中角色遭遇難解事件時或情緒跌到谷底時,採用「淡出畫面」以對,像是刻意的將觀眾踢出故事,但更像是肯洛區刻意設計來譴責我們(觀眾、大眾、政府)冷眼旁觀的罪惡。

電影中的對照符號除了說明角色處境也可適用於當代人的處境,例如布萊克黑人鄰居把知名球鞋穿在手上把玩但凱蒂女兒卻只有破鞋可穿;例如布萊克的補助金被健康評估員攔截儘管專業醫生認為政府應該付錢。事實上從片頭一開始,畫面尚未出現,就直指了職業健康評估機構是外包給美國公司、黑人鄰居從中國球鞋工廠買來低於市價一半的「正貨」,讓造成主角困境真正原因的「全球化」默默潛伏片中,沒讓這猛獸在電影中缺席卻也沒有明講便是。因為肯洛區想真正批評也批得大力的,其實是講求績效與流程卻冰冷的社福制度與官僚底氣,無論是硬性規定老粗得用網路申請就業津貼流程,或是被踢出倫敦、被發配到鄉村公寓的無依年輕單親媽媽,用社福機構來摧殘需要社福幫助的良善好人,想這才是肯洛區創作時最忿忿不平極想界題發洩之處。

肯洛區畢竟是一位挺溫暖的大叔。政府組織所欠缺的溫暖,倒是存在主角失業工人布萊克、與片中多數的工人階級、甚至路人甲、路人A身上。不管是像布萊克如此無私地幫助凱蒂一家、凱蒂最後對布萊克的回報、黑人鄰居的關懷、食物銀行義工的親切、超商主管的包容、甚至是皮條客的幫忙(我真的相信皮條客真的沒有惡意!)。肯洛區看來像是訴說一個英國老年人版的《悲慘世界》故事,但又像是新聞報導紀錄片般的盡量完整檢視、檢討、呈現各種社會現象與政府制度缺失,還提供了法律服務、救助組織的指南…… 只是《我是布萊克》用片尾的戲劇結果所做出的警示與控訴,是簡單了一點。但老實說除了這個結局,我也想不到其他更好且更有力的表達方式了。

導演:肯洛區 Ken Loach
編劇:保羅拉維提 Paul Laverty
演員:
海莉絲可兒 Hayley Squires
Natalie Ann Jamieson
戴夫瓊斯 Dave Johns

延伸觀賞

《悲慘世界》聽音樂劇,享受美麗世界
《披薩的滋味》 台灣有蘋果、印度有披薩
《逆光少女》日本導演的菲律賓《囧女孩》
《太陽的孩子》年度最好哭台灣片
《衡量一個人》左派的現實與無奈
《恐怖攻擊直播》最好看的韓國電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