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雷神索爾:愛與雷霆》時有一種錯覺,即導演塔伊加維迪提好像是在幕後瘋狂操偶挑弄漫威宇宙裡的眾神世界角色,你以為他在惡搞,但他玩得非常盡興和入戲,你想問他他可能更想問你 why so serious?並且轉頭以舞步晃著離開。
21 世紀,有很多神話已經破滅不再,對於影迷而言,愛情電影或者喜劇魔力往日榮光漸失。不過,顯然塔伊加維迪提是不信邪的。既然《雷神索爾:愛與雷霆》好不容易都讓娜塔莉波曼( Natalie Portman)所飾演的珍佛斯特回歸了,愛情戲一定是要有的,但!《雷神索爾4》的愛情喜劇部分竟是落在索爾、舊雷神槌與新雷神槌風暴破壞者的三角戀身上?不論這梗是算是高招或者白爛?但從戲院觀眾的笑聲反應來看,大家觀影當下真的是有被逗樂的。
《雷神索爾4》裡,愛情觀的多元性也算豐盛。主角群裡除了人槌之戀、還有漫威電影宇宙中的第一位LGBTQ超級英雄瓦爾基麗王(泰莎湯普森 Tessa Thompson飾演)與石頭人「寇格」(Korg)的同性性取向被正面提及。配角以羅素克洛所飾演的宙斯(眾神之王)為首,他的淫亂生活就更不用說了。這些主配角群的存在雖然各個很會演,也很好笑,但他們的「性向」與「性癖」確實挑釁,是迪士尼影劇世界中的異類 ── 雖然相信日後這樣的人設多元性只會越來越尋常。我則是用看好戲的心情在看待戲外現實觀眾對於《雷神索爾4》性取向這一題的評價的,畢竟有爭議有爭論才能激盪出更多討論聲音、讓大家一起去對一件事情或一個議題產生共識與包容性。
然而以上這些,都只算是《雷神索爾:愛與雷霆》的前菜。索爾作為漫威超級英雄群裡的「神」,這身份本就太適合來跟大家討論信仰,而《雷神索爾4》也真的這麼做了。一開始以克里斯汀貝爾 Christian Bale所飾演的「屠神者格爾」崛起緣起故事做開場。發現自己敬仰的神明「拉普神」(Rapu)奉行享樂主義、拉普神認為信徒源源不絕且視信徒的死活如草芥,這讓死了女兒的格爾一肚子火,因而被「死靈劍」(All-Black the Necrosword)所召喚。格爾因而殺死拉普神並成為「屠神者」,誓要殺盡宇宙眾神。
光是這樣的故事開場本身也是挑釁的。神蹟難以得見,在格爾終於見證神的當下,神明卻是連裝也不裝、直接跟格爾說出殘酷的真心話。一切所為何故?這份「神的傲慢」被塔伊加維迪提放大到極致,所對照的是在 2017 《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阿斯嘉毀滅、諸神到地球成為「難民」之後,阿斯嘉子民的神格更加確立被降格/人性化。阿斯嘉人既然都謙卑地重新開始了,其他沒有保佑過世人的神明,難道還可以不要臉地繼續領取「香油紅利」與「終生俸」?超級英雄世界裡信奉的是能力越強責任越大,導演以此概念,在戲裡是剾洗能力很強但沒有拯救眾生的神明、戲外當然就是在調侃功利主義美國尤其是菁英白領等金字塔頂端那些自掃門前雪的有錢人了。
索爾是「能力界」的富翁,看他輕鬆就能拯救世界(包括不小心摧毀別人家神殿),把星際間的救援任務過得像是 working holiday,對眾生負責對他而言是舉手之勞,在苦難常存的世道中,這樣的角色才適合也才值得理直氣壯地進一步去探討他自身生命想進一步求得的價值是什麼。
當然是老生常談的、傳統美國價值所崇尚的家庭和愛情。
當然,珍佛斯特回歸的意義也不止於如此。「女雷神」的能力來自索爾(神明)的愛和祝福。索爾平時雖然又ㄎㄧㄤ又單蠢,但他是個在必要時、會釋放自身能力紅利給予孩童子民們的好神明,《雷神索爾:愛與雷霆》看到後來,「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雷神」的情節高潮就是來自於雷神索爾的允諾與祝福。於是《雷神索爾》看到第四集我終於妥協了、或說終於真正愛上索爾了 ── 在千百年來人類文明總是在信仰領域中建立一種「神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形象,細究起來連這套理論也都很功利主義、是很愛將人類分類與分等級的舉世文化意識。但索爾是個腦袋空空、帥就好沒煩惱又只會憨笑的善良神明。 BUT!在大家受苦受難的時候,他會無私地傾己之力幫你。
有什麼神明,能比索爾更可靠、更溫暖且更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