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憩與食

蜜月記行03-慕夏,新藝術

♥ 蜜月美術課 – 慕夏人生

離開車站,看完了 鐵道迷的最愛。接下來前往我的最愛:慕夏展館。

慕夏(Alphonse Maria Mucha)是新藝術風格(Art nouveau)畫作的創始暨代表人物,我們的小時候可能就時不時地看過他風格的畫作,卻不知道畫作的緣由起自於他。為了和親朋好友分享慕夏之美,蜜月出發之前,我就自己製作了「慕夏明信片」、key上友人地址,方便一到歐洲、有空就開始寫明信片,買郵票貼上就可以寄出,省掉選明信片和抄地址的時間。當地明信片可能印刷更精美、可能風景獨特,旅行時我總會忍不住去買幾張。但若不多費唇舌去講明信片的來歷,收信人看到的,或許只是風景?不如我自選圖、並事先說明一番,可能更能傳達心意。

蜜月記行03-慕夏,新藝術    
自製排版明信片內容

20世紀初的歐洲,慕夏等人所代表的是新興的「流行風格」,這樣的風格蔓延在繪畫、建築、傢具、壁畫、甚至到家庭的馬賽克畫和玻璃器,顯然是全民運動。20世紀以後,通常人們會用「新藝術風格」稱呼之。以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來說,早期的慕夏,就像是個喜歡畫畫的年輕人,在台北幫忙設計製作電影海報甚或捷運廣告看板的美術技工,需先求餬口、才能再去想關於美與藝術的事。慕夏在巴黎畫畫餬口時,因緣際會地,被臨時找去幫忙為一位當紅女星的一場表演、畫製演出用的宣傳海報。想不到這麼一畫、竟然一夕成名!並且從巴黎紅回捷克。慕夏,於是變成一在世時即享有盛名的藝術家。

 

在世時能夠紅,真的是太好了。

 

也因為這種風格實在是火紅到不可遏抑的地步,它成功地步入商業設計的境地、被稱為商業設計的鼻祖。

 

這號稱「新藝術」風格的畫作,慕夏一邊畫、一邊賺錢,賺了不少。以21世紀的當代眼光看之,慕夏的作品還是可以輕易被現在普羅的民間欣賞與接受,算是很特別的一種狀況。新藝術的風格主要是以自然曲線或是形體如花卉植物與人體作為表現的主角中心、畫家再大費周章地把主角外圍以個曲線與圖騰極盡地加以裝飾。

蜜月記行03-慕夏,新藝術   

成名作《吉絲夢妲,1894

 

也不知道是否因為商機無限、這樣的藝術風格因此讓(大部分不紅的?)藝術家們覺得眼紅了?總之,藝術家開始說「新藝術」是商業設計、難登藝術殿堂。這我們或許不用去討論了。畢竟,流行音樂全然不是藝術嗎?服裝設計難道不是藝術?牽涉到商業,就眾說紛紜。我們用時間去證明吧。

 

除了你偶爾可以在法蘭酥或一些餅乾的包裝封面看到慕夏的畫作(事實上,慕夏在百年前也做過餅乾的商業設計包裝),漫畫家們尤其喜愛這樣的「新藝術」調調,從美少女戰士、到少女漫畫家清水玲子甚至是少年漫畫家大友克洋的作品、還有男女客群通吃的漫畫家團隊「CLAMP」的作品,也都可以看到新藝術風格的語彙。

   

蜜月記行03-慕夏,新藝術  

 

蜜月記行03-慕夏,新藝術  

New Art1DeviantART藝術家Chris Hill畫的童話原罪之白雪公主(圖左)/ 武內直子的 美少女戰士(圖右上) /  CLAMP 聖戰(圖右下)

就這樣,新藝術被模仿致敬了(至少)一百年,直到現在仍在持續當中。慕夏的新藝術,到現在仍可算是不老不死之通俗美學。我相信,只要世界上有少女存在,新藝術的花與曲線裝飾的調調就永遠會被捧場。

生活不用落入坎苛辛苦的萬年巢臼,藝術家們便得以擺脫掙錢養家的層次,從在「視覺美感」的追尋之外、還有餘裕能更深入地去思考,進而可以藉由他們的畫筆、畫出時代之中他們所體會到的思維。而藉由這樣的轉化與詮釋,藝術家也很可能蛻變進階為哲學家或是歷史文化學家。我相信每一個夢想成為藝術家的人並不會因為他們終於成為了藝術家而感到滿足,如果藝術品本身只有美感的存在卻沒有涵存著意義或者是故事,那麼我相信那樣的藝術品,將難永恆。(就像我一直覺得周董的好旋律如果沒有方文山等人填上好詞,那些歌就失去藝術性的意義一樣。)

藝術家的一生,生活品質與層次總是可以鮮明地去做區別:一、窮困潦倒的藝術家是一種(可說是經典款);二、可以吃飽但是不得志的藝術家是一種(世間最多的一種);三、賺很大可是不得志的又是一種(他們通常是出生逢時、但死後能不能名留千古就不知道了);四、受歡迎賺很多,但後來傾向將畢生精力投注在其認為有意義的事務身上,當然不一定要是藝術,也可以僅只是享受人生。(不知怎地,這一類讓我想到桂綸鎂與金城武……雖然我想到目前為止,他倆都不算是藝術家,但是他們的確已經不迷戀工作本身,而另有自我追求了)。

慕夏這輩子,就是不斷地想要從「分類三」游向「分類四」的那一種。

慕夏當紅之際、他很痛恨自己很紅、且還被當做『流行藝術家』看待。

應該不難理解吧:世上有多少成功的流行音樂家不甘於只當流行音樂家?他們若有點志氣,就會朝「當一個真正的音樂家」的方向邁進。(我也很好奇:像周董這樣的人,到底是想當真正的音樂家,還是藝術家?或者,有人並沒有野心要那樣的成就,反而只要遊戲人生就好呢?到底,至少我知道五月天的阿信是想要將周董看做是藝術家的。可能總有一天。)

慕夏想當一位「歷史願意認同自己的藝術家」,他心裡一直有這樣的一個夢想。或許一切都和大時代有關。慕夏的夢想,是很民族主義的。身為捷克人,在晚年,慕夏徹底展現他的斯拉夫情結,將他那令世人為之傾倒的繪畫才華、投注在他的理想畫作:「斯拉夫史詩」(The Slav Epic)系列當中。

蜜月記行03-慕夏,新藝術  
斯拉夫史詩部分內容

慕夏晚年經營的斯拉夫史詩畫作,是嘔心瀝血地。雖然系列作品仍不敵他早年的畫作那樣被地球村民喜愛欣賞與接受、但對於捷克國家民族而言,卻是他最偉大的奉獻。

慕夏美術館有兩處,一處是位於布拉格市中心區,放的是那些廣為人知的慕夏作品以及一些手稿,蠻好找的,但展出品並不多,看完會有空虛感,可能要靠著購買一些慕夏周邊商品來撫慰一下心情……但又洛陽紙貴!只是一些區區的「印刷品」,其價格、大概是全捷克讓我終於有「東西好貴」的感慨浮上心頭之物吧。另一處慕夏美術館就是「斯拉夫史詩」(The Slav Epic)系列的專門收藏處。美術館位於摩拉維亞區的摩拉夫斯基‧庫倫洛夫,(Moravsky Krumlov),要從布爾諾(Brno)轉搭兩次火車才能到,可及性不高,一般觀光客要觀賞並不容易。

蜜月記行03-慕夏,新藝術  
布拉格慕夏美術館(入場票價360捷克克朗相當於台幣560!)/展場空間不大

蜜月記行03-慕夏,新藝術  
布拉格慕夏美術館的導覽簡介

蜜月記行03-慕夏,新藝術  
摩拉夫斯基‧庫倫洛夫,(Moravsky Krumlov,位於摩拉維亞區)的慕夏美術館,就是「斯拉夫史詩」(The Slav Epic)系列的專門收藏處

不過,台灣有一位高嵩明先生,是捷克通,他寫了一本《捷克經典》的書,對於捷克的各面相都有介紹著墨。其中,他在解釋捷克的歷史文化的時間軸線之時,是直接地以慕夏「斯拉夫史詩」的畫作作為圖片說明的,有助於有興趣的人去做一番了解。(可以見得「斯拉夫史詩」對於捷克而言、是多麼的經典且好用了吧!)

另外還有一個燒燙燙的好消息,那就是故宮竟然辦了慕夏展!(展名:新藝術‧烏托邦-慕夏大展2011/06/11~09/12)搭配慕夏150冥誕的今年,台灣人有幸將在這個週末開始,得以能夠好好的來認識慕夏。喜愛慕夏的同好們可要把握啊。(個人建議北部各中小學美術老師都應該帶學生們去課外教學一番!讓他們了解愛看漫畫可以,但是要了解漫畫風格的起源、要有深度!)畢竟捷克雖然是慕夏的祖國,但老實說布拉格的慕夏美術館實在是不怎麼讓人滿意(展品少、展場小、助展資訊不多,連影片都很陽春,而且商品也很貴)。看過了「夏卡爾展」之後,我相信這次故宮一定可以幫助大家更了解慕夏。(相信我們反而可以在台灣買到便宜大碗的周邊!~)希望繼「夏卡爾展」之後,這又是一個能夠廣大吸引喜好「美」的年輕一代台灣人前往故宮去看展的一個好展。(我挺愛這種美學基礎課程的)
想想看嘛:不用出國(省了好幾萬)、還可以用看得懂的語言觀展(省了學英文/捷克文的時間),故宮的票價更是在布拉格的一半不到,實在是划算啊!(看展心得https://cheercut.com/2011-06-20-43/
蜜月記行03-慕夏,新藝術  
6/10之前購買預售票,可以得到一個慕夏包!

理想常常與現實相違。因為繪製「斯拉夫史詩」,在法西斯正盛的1930年代末期,慕夏的「斯拉夫史詩」系列畫作被視為反動思想。於是當1939年德軍蓋世太保進入捷克斯洛伐克時,第一個被逮捕的藝術家,便是慕夏。同年,慕夏因肺炎而過世。慕夏於是徹底地變成愛國藝術家了。雖然這個世界上所有喜愛他作品的人並不用了解到這一層意義,不過,捷克人看待慕夏,是最美的一朵玫瑰花(捷克國花)。

慕夏與新藝術風格這樣的作品,隨著時光荏苒,也曾一度被認為「過時」(當時是以「流行」看待之,當然就有「過時」的一天)。直到1960年代,民眾冷靜之後,還是願意將「新藝術」列入藝術史的風格之一,甚至後來也三不五時地再流行起來。(我在2008年的巴塞隆納就看到過慕夏展,而台灣2003年也辦過一次慕夏展,可見慕夏現在還是在世界上很紅。)

而看日本漫畫長大的我,在了解日本漫畫美學是多麼地依賴新藝術風格、結構性地成長壯大到這般世界無所匹敵之現況境地,當然是得追本溯源、義無反顧地支持廣宣這位新藝術繪畫之父囉!

 

 

 

 

 

  • 小佑^^
    2011-06-14 於 06:22:40

    我也有去看慕夏展覽ㄝ! 感覺還不錯啦! 尤其我喜歡她的第五部份~~
    整個展覽雖然逛的有點累!但也不會逛到不耐煩啦!
    推薦大家有控也快去看看喔^^
    貼個網址給大家參考參考
    http://www.muchaart.com.tw/?html=p3&aid=21&id=1863&sid=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