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麵包魂》The Soul of Bread 繪本電影,輕鬆小品。

 

曉萍,

你是要去找你心中的那塊「缺口」,

還是要留住你原所擁有的那塊「許多」?

 

 

 

你失落的那一角,是夢想、還是理想?
 

與喜感十指交扣的陳漢典、和新台灣甜心女神陳妍希合作拍攝的電影《愛的麵包魂》,還沒看過的人就算把它認定為愛情喜劇也不算過分。

不過,本質上的確是愛情喜劇電影的《愛的麵包魂》,可能可以給你更多驚喜、助你省思一下自己的人生一路走來之種種也說不定。

 

劇情大綱:

麵包店千金曉萍(陳妍希飾演)和青梅竹馬糕餅(陳漢典飾演)感情穩定卻無法訂下盟約,一切只因曉萍心中還有一個法國夢。就在曉萍迷惘之際,遇見了因喪母而返鄉思親的布萊德(倪安東飾演),曉萍與布萊德,各自在彼此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夢想與渴求,麵包店的氣氛於是開始發生變化。(我這樣寫大綱、到底是把身為男一的陳漢典當成什麼了啊?!XD

   

不善表達、卻真誠有愛的糕餅,要怎麼去捍衛屬於自己的愛情與麵包(店)呢?

 

愛情versus麵包的三段式

片中三個主角,其實分別代表著芸芸眾生的三種典型代表人物。在電影裡頭第一個出場的布萊德,自小與母親相依為命,靠著師承自母親的一身好手藝,在麵包界名利兼得,然而這一切卻因為母親的驟世,讓布萊德墜入深淵。只剩下『麵包』的布萊德、開始質疑麵包對於自己的意義,於是決定返鄉、追尋母親之所以進入麵包世界的契因。就是這段旅程、讓布萊德命運式地遇見曉萍。

   

曉萍是一個嚮往外面的世界、又捨不得離開家人去尋夢的女孩。雖然如此,但她確實是握有『麵包』(家業)與『愛情』(男友)的。只不過人在什麼都擁有了的時候、仍不免偶爾會覺得空虛,會轉頭望向別處。畢竟沒有實現的,叫做夢想。而法國,就是曉萍的夢想地。這時,布萊德出現了。

就在曉萍看見了夢想竟主動朝自己靠近、而布萊德也感受到溫暖恬樸的撫慰之際,夾在曉萍與布萊德之中的糕餅,眼看著愛情與麵包都將離他而去、岌岌可危。

   

愛情versus麵包的三段式、三種實態,具現在三個角色身上:他們各自有各自的滿足與空虛,人生本就是難以所求俱全,每個人現在的狀態,都是自己當初的選擇。例如對照曉萍與布萊德的母親:一個赴法學藝、功成名就,另一個選擇留鄉、家庭完滿,她們都選擇了自己所想要的人生,滿足而無怨。

  
(蔡淑臻這次的演出,是一句話也沒說就在最後觸動人心的角色

反觀三個年輕人,在面臨抉擇之時,猶豫、迷惑,不乾不脆,或多或少也呼應的台灣當代年輕人在氣魄上面是不如上一代的(好吧,或許是我想太多了)。不過結局倒是有表現出年輕人「是會成長長大」的那一面,意象光明啊。《愛的麵包魂》的故事軸線與結構雖然是簡單到不行,但故事中所蘊含的、關於愛情與人生的寓言式意涵,是很值得細細玩味、老少皆宜的。

 

用力拍攝的手痕

《愛的麵包魂》以豐富的畫面與瘋狂的柔焦,將全面打扮地光鮮明麗、漂漂亮亮。身為小社區的麵包店面,質感OK(「源晨麵包店」重新搭建花費300萬),還有漂亮的鄉間田埂與火車、含有歷史痕跡的老舊輾米廠的特色建築,環境背景方面的營造,雖然不多但五臟俱全。

   

加上陳妍希在劇中有喜怒哀樂的各式特寫,即使是短髮也可愛迷人、確立了她女神的地位(劇中catch到甚至是比《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更多量的陳妍希甜美樣貌,但就連身為女性的我也被醺得樂陶陶的,感覺是甜而不膩)。

  
(妍希真可愛) 

除了場景、人物有可看性之外,前導(布萊德的快速新聞介紹)與片尾(一起去巴黎)剪接部分,加上其拼貼和動畫後製的可愛手法,親切明亮(據說為了拍攝出食物的魅力,還找了吳寶春當烘培技術指導),可以說是極盡用力地在把《愛的麵包魂》拍成一部具繪本風格的電影。這樣的風格,恰巧非常適合這個簡單的愛情童話故事。

在風格的包裝、輕鬆快樂的劇情以外,故事裡面其實隱隱地放進了讓人可以循環思索的引子:與布萊德pk完之後的糕餅,深深感覺到自己的不足並且對於女友想要出國見識一番的夢想大徹大悟(多看、多學習,才是進步的正道),原想溺於情地一輩子就待在小鎮裡、抱住他的麵包與愛情的那件事情突然讓他自己也看不起自己、進而想要上進。所以糕餅終於放手、願意讓曉萍去法國闖蕩(說得容易、但他做起來很不乾脆)。

而曉萍就算再想出國尋夢、也捨不得放手的那一家子,雖被布萊德以漂亮的說服話語(『你必須先懂得愛自己、成就自己,才能有能力去愛別人』)搞到迷惘、當機,卻最終仍抓住了她心中最理想的答案模型,那就是與糕餅一起赴法(只是顯然電影劇組沒經費可以出國拍攝就是)。

 
其實,愛,是什麼呢?

不就是這一股隨時懂得為對方著想、就算不願意也嚐試著退讓的勁嗎?

 

水能載舟

   

陳漢典的配角形象根植在台灣民眾的心中,挾著這股人氣、再加上陳妍希,的確將《麵包魂》置於良好的商機起跑點。然而陳骨子裡那股不正經的搞笑體質,也讓我無法完全沉浸在他很當真的演戲情緒裡面,所以雖然劇情的確是有把主角糕餅的善良與深情拍出來,且陳也很認真地演出歌舞、打架、喝酒滋事、發揮愛心做公益、甚至還要背起三太子……各式各樣的情境都有,還是不時地讓我忘記他是主角的事實,只能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那甩不開的配角形象,就是陳的包袱。不過有幾幕,陳的確是有觸動到我的,例如雨中頭撞電線杆與幹架後哭喊的那些。

   

 

花絮的意義

我個人很喜歡電影片尾之後可以看到其他的片段花絮。

但是看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與《愛的麵包魂》的片尾花絮,都讓我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它們的共同點是要惡搞陳妍希:前者是用醜八怪妝、後者是靠舞棍阿伯逗妍希笑場。除此之外,到底還有什麼是我沒有參透的呢?(???)

對於片尾花絮的過度期待,常常也讓我失落。

   

我認為電影片尾花絮的意義應該不僅止於此。記得小時候很愛看成龍電影結束之後、他會放上武打NG或者是因失敗而受傷的實境拍攝片段,我個人很喜歡,因為那正是過程中應該被提出來紀念的部份;我也很喜歡今年首部票房破億的國片《陣頭》在片尾放置父子和解之後所延伸而出的對話與如行僧似的三太子環遊世界的片段,因為那更說明與強化出電影內涵的部分。

如果有像上述那麼棒的片尾,基本上應是可以大大加分的。反之,如果沒有豐富內涵的片尾,那我是覺得就別放在電影裡面了,不如放在網路上、像是放一些電影預告、拍攝花絮的空間裡面讓人點選觀看就好。

 

總之,我認為片尾很重要,應該還有很多創意和空間可以被開發,希望以後的電影片尾花絮可以讓人驚豔,最好是讓人可以抱著比看完電影之後更心滿意足的感覺回家。

 

 

  
(兩對配角,戲份很少,卻是調劑不少。彎彎couple的存在是為了金城武與林志玲那一段==)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