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蓮香》(My Little Honey Moon)– 越南新娘的幸福變奏曲
(《野蓮香》是新北市電影節的開幕片,而目前則是在台北光點上檔放映中)
瓊娥(海倫清桃飾演)是從越南嫁到臺灣的移民新娘,與客家人的丈夫(陳竹昇飾演)生下一女玉蘋。夫家農事繁重、家務也不輕鬆,加上為了多賺一些錢而承接的外務,讓瓊娥每天都很忙碌。但是瓊娥有一個愛她的丈夫。
越南新娘嫁到臺灣,可以期待怎樣的幸福?或許《野蓮香》就是一種指標。雖然這事該令臺灣人感到汗顏,但恐怕也是莫過於如此。
瓊娥和丈夫相愛,家庭亦算和樂,但在苦於認真生活努力工作卻仍無法賺大錢的經濟煩擾裡頭,難免會有些問題產生,劇本所安排的各樣大小問題裡頭,有夫家務農但瓊娥卻對農藥過敏、婆家盼望得到一個男孫但瓊娥卻擔心在忙累的生活之中崩潰、老公雖疼惜老婆卻無法給予更好的生活進而害怕被瓊娥輕視(這裡隱約亦有提到臺灣農人的經濟弱勢問題),還有婆婆在對於瓊娥打自骨子裡的歧視與不信任……林林總總、各方面而來的壓力,終於讓離鄉背井、遠嫁到臺灣來的瓊娥,決定任性地決定暫時逃離。
以上諸多橋段,都是讓人時有耳聞的、關於外籍新娘在台發生過的相關新聞。類似這些事件給人的觀感或許不好,但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事出必有因,把責任全部推給外籍配偶,的確也不甚公平。而其實,《野蓮香》裡的瓊娥,她的幸福程度已足以讓其他外籍配偶羨煞了。劇中淺淺但不具批判勁道地交代著外籍配偶承受著臺灣人施以種種歧視的態度與不公平的對待,另一方面則是又把臺灣人的言者無意與草根善性可愛之處表現地頗為討喜,以此平衡了角色之間的感情穩定,也緩和了文化差異的衝突性。導演鄭有傑所用的拍攝筆觸,其實是很溫柔的。
所以,你不會在《野蓮香》之中看到太多的虛假的曬恩愛或者是難堪的不合場面,反之其所呈現出來的,是在人種融合進程之中的種種平實的交流面向,例如說越南女人嫁雞隨雞的乖巧底性、與客家人給人一些重男輕女與尤其排外的刻板印象(所以私下臆測了客委會因此不對這部電影施以補助XD),《野蓮香》就在這兩者種族文化的交流之下,找尋到一種折衷的樸實答案。
目前在台灣的外籍配偶總人數(約45萬人),已經和台灣原住民族的人數(約50萬人)差不多了,也難怪導演鄭有傑會在《野蓮香》的故事裡頭放進一個原住民角色(孫老師、安欽雲飾演):臺灣原住民在某種程度上,與這些外籍配偶一樣、被『台灣人』投以一樣的眼光看待(雖然原住民明明才是原本就住在台灣島上的人);而客家人所代表的就是『臺灣人』。
雖然客家人與閩南人幾乎是在同個時期、移民到臺灣的,但現在臺灣的主要人口組成,確實都是『移民者』無誤(不論是閩南、外省、還是客家人)。也就是說這事實正在提醒著我們:我們這些『舊移民』實在不能小看這些『新移民』。未來的事,誰也說不得準。既然同樣都是踏在台灣這塊珍貴的土地之上,所以,學習原住民(不論是以前還是現在都)善待外來人的態度,我們這些舊移民也該好好善待那些新移民,才是最聰明的作法。
電影裡頭也放進了挺多臺灣特色風情,例如片頭的婚禮儀式、客厝景觀,還有片中的洗野蓮(或稱水蓮,總之是道非常好吃的菜)、務農場景、田間風情,夢中越南水鄉景象(其實沒有去越南出外景,而是在台南四草的水上綠色隧道拍攝),甚至後來還加入了台東的美景、海邊衝浪的景緻……在這些畫面之後、將故事轉到一個互相體諒的圓滿大結局,瓊娥重新找到了更快樂也更幸福地待在臺灣的方式。這樣皆大歡喜的婚姻,不只是為外籍配偶所冀望,那也是台灣人應該要去努力的方向。
(左:臺灣風情。右:好吃的野蓮)
就把《野蓮香》裡這對佳偶的相處模式,當做是現下眼前我們可以做到的基本款,並以此去努力、去期待在未來,不論是新移民與舊移民、甚至是與原住民之間,我們『臺灣人』都可以越益互相尊重、相親相愛,一起創造出臺灣多元交流的美好文化特性。
我想,《野蓮香》就是這般對於臺灣各種族友善融合有著誠懇期待的一部電影。
《野蓮香》預告:
台大經濟系畢業的導演鄭有傑,2006年以《一年之初》獲得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後來2009年的《陽陽》也有不錯口碑,甚至在去年金馬影展上的《10+10》之《潛規則》的表現,也最讓我拍案叫絕、印象深刻。另外在電視劇領域亦有好表現的他,最新作品《野蓮香》所走的不是院線主流,反而是非常貼近社會關懷的氣度,也顯現出他觀察各種議題都能細膩轉化而為創作的特質。總之,看完了《野蓮香》,讓我對於鄭導之後的作品有了更深的期待,列為必追之對象。
鄭有傑聊《10+10》之《潛規則》:
(此為 世界首映 之觀賞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