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2017年底頒獎季中,由梅爾吉勃遜導演、前蜘蛛人安德魯加菲爾德飾演二戰軍醫戴斯蒙杜斯的真人真事電影《鋼鐵英雄》Hacksaw Ridge 陸續傳出捷報,除了在第74屆金球獎入圍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影帝三大項之外,也已經奪得澳洲奧斯卡獎9項大獎(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男配、劇本、攝影、音效、剪輯、美術設計等重點獎項),並贏得廣播影評人協會獎奪得最佳動作片與最佳動作演員獎,相較之下同樣是戰爭片卻沒有典型戰爭場面的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顯得極為落寞,《鋼鐵英雄》的得獎運與票房運都超強,證明了當代觀眾還是比較喜歡梅伯的戰爭片,這種少用特效而真實還原戰爭殘酷現場的老派電影拍法,就算沒有4K亦無每秒120格,其聲光效果確實還是較為吸引人。
其實《鋼鐵英雄》的主角戴斯蒙杜斯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主角有很多相似性,兩個年輕人都幫美國打仗時的美國國人講出了一些心聲,例如說心態反戰但行為參戰,參戰都是環境逼迫下、不得不為的結果(戴斯蒙因社會氛圍認定從軍才是好國民所以參戰、比利林恩是因為家裡急需他從軍的軍餉收入養家)。兩部電影鋪陳方式不約而同都是醞釀篇幅居多,而沈潛後描述戰爭的戲量少而質精,但大爆發效果強烈。不同的是,《鋼鐵英雄》主角一個人都不殺、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主角仔細地殺了一個人給你看。
有人說《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拍得不好,其實我認為《鋼鐵英雄》亦如是。《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設計了創新的敘事方式來配合創新電影高技術,效果沒得到普世的共鳴;至於《鋼鐵英雄》則是除了極古典的最後半小時戰爭場面拍出水準之外,其餘部分的鋪陳比雞肋令人難耐。創新與傳統,顯然創新太難了,而依循傳統太討喜成功了,這就是好萊塢電影產業的困境:大家拼了命消費與生產既有的成功模式,不願承擔一絲絲創新局面的風險。如此下去,電影怎能不死?
說回《鋼鐵英雄》。這部真實故事改編翻拍的電影,故事娓娓講出戴斯蒙從暴戾屁孩用磚頭K兄弟被父親抽皮帶鞭打、後來用磚頭與皮帶救人感受到美好的心態轉變,又因(有戰後創傷症候的)父親對母親家暴差點讓他持槍射殺父親、以至於之後產生了他從軍誓不拿槍的古怪行為,而這一切緊扣著的是梅爾吉勃遜意欲發揚不戰之戰的基督精神,其實和梅伯的《耶穌受難記》沒有不同,是時空事件相差了約兩千年的兩個故事版本,作者論昭然若揭。
前蜘蛛人安德魯加菲爾德演得好嗎?其實好萊塢的一線演員演技真的都不差,端看編導要給演員與角色多少揮灑空間,而並非給你演好演滿就是愛你,可能會變成害你,例如《鋼鐵英雄》中常將鏡頭停在安德魯加菲爾德所飾演的戴斯蒙杜斯臉上,讓他展現人處無害的真誠笑容以及髒臉中仍閃爍著清亮的赤子眼神,老實說,畫面是有點太多了,這個人物的感人之處在於其行舉而非表情,而幸好電影也有讓他在滿滿的戰爭大平台上展現戮力救人的壯舉。最後,在鋼鉅山脊上救人無數累攤後被擔架吊下山脊的畫面直接明喻他形同被抬上天堂的滿足。這一場不戰之戰的英雄戰記因著最後半小時而有了高價值價值,梅爾吉勃遜導戲功力寶刀未老,看一個人做他擅長的事並做到爐火純青是一種享受,這時候我會願意不去想他自《耶穌受難記》也有的作者論背後歧視猶太人的信念。
當《鋼鐵英雄》實際當事人出現在電影片尾、現身述說往事時,你若有看過就一定會想起同年上映的電影《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也曾這麼做過。英雄的定義有很多,他們都是歷史英雄裡的其中一種,只是當看見這些老人家躍上大銀幕時,我都有一種被提醒「好萊塢不但愛拍超級英雄也愛真實世界裡的英雄」一事,腦子裡第一個迸出的念頭總是:「啊,好萊塢真的好缺原創好故事噢」。
導演:梅爾吉勃遜 Mel Gibson
編劇:
Andrew Knight
Robert Schenkkan
演員:
泰瑞莎帕瑪 Teresa Palmer
安德魯加菲 Andrew Garfield
山姆沃辛頓 Sam Worthington
路克布萊西 Luke Bracey
雨果威明 Hugo Weaving
文斯范恩 Vince Vaughn
瑞秋葛瑞菲斯 Rachel Griffiths
延伸觀賞
美國狙擊手:功臣難過自家關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李安在未來3D展示真實感裡的電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