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片

神鬼駭客:史諾登-艱澀議題簡單吃┃影評

看過2015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第四公民》的都知道,愛德華史諾登揭發美國國家安全局關於稜鏡監聽計劃的這個故事,實在不是一個很容易入口的事件,有些網路知識的門檻、也有些隱私、自由概念上的深度。但這對總是喜歡拍攝這些嚴肅議題的導演奧立佛史東,最機密的《誰殺了甘迺迪》拍了、再複雜《華爾街》、《華爾街:金錢萬歲》的金融題材也拍了、《閃靈殺手》當初也是極具爭議。於是大師來拍《神鬼駭客:史諾登》Snowden,似乎也不太難,其倒敘的架構、簡單的情感舖成、漂亮的轉折、影像的利用、精采的素材拼貼與基礎的配樂,都讓這個爭議、複雜、機密的大事件被整控為好看好食的劇情片。

影像對於大導演來說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史諾登和長官視訊時刻意的大投影,如同1984年蘋果麥金塔廣告,象徵威權形象與無所不在的控制;畫面的色溫變化也代表了史諾登的心理狀態;成功偷渡出機密資料後,走向白光的身影,除了表達主角心中放下壓力,也隱喻了走向自由和暗示自我犧牲(白光通常是用以呈現死後看見的那種光);大量的新聞畫面、報紙等複合素材與劇情剪接疊合,和一些偽紀錄片的風格,都無時無刻在提醒觀眾,這不是虛構的諜報電影,而是個在時間上非常接近世人的真實事件。

在劇情編排上,把時間扣在史諾登到香港後與衛報記者、《第四公民》導演羅拉柏翠絲聯繫,準備揭發稜鏡監聽計劃,自然的塑造整片緊張的氛圍,再依序交錯倒敘出史諾登自入伍到竊取機密的歷程。一開場篇幅不短的大兵訓練,刻意將史諾登的軍種虛構成特種部隊,凸顯軍人形象來點出「愛國」的母題。接著,劇情就開始不斷挑戰史諾登與觀眾對於「愛國」的詮釋和定義,先是反戰(反布希)的自由派女友(雪琳伍德莉飾)美麗卻些許違和的對比,後是發明資訊過濾演算法,但卻被CIA冷凍(因為擷取所有資訊會買更多設備)的訓練機構教官(尼可拉斯凱吉飾)的類比,接著還有陷人入獄以求情報的長官、為了消滅敵人而傷及無辜的無人轟炸機作戰策略….種種情事發生的正當性都讓史諾登存疑並內心煎熬,但他還是獨善其身,直到驚覺和女友似乎早已被監控,連夢幻的小情小愛都成了被人窺視的實境秀,才真正認知到隱私與自由間的絕對關連,無隱私就無自由。而愛國心絕非可為維護國家利益被無限上綱,維護標榜自由的「(美國)立國精神」才是最該堅持的部分。

當然,《神鬼駭客:史諾登》絕對不會是奧立佛史東最好的導演作品,但與紀錄片《第四公民》這樣揭發網路監控、探討人權隱私、思辨自由定義、風格冷調的電影相比,《神鬼駭客:史諾登》可口許多。奧立佛史東大概是少數甚至是唯一能把這樣艱澀題材拍成劇情片的導演,憑真實事件為底,佐以情感渲染,讓觀影者入戲、認同主角觀點。當最後演員喬瑟夫Joseph Leonard Gordon-Levitt)退場,真實人物喬瑟夫(Edward Joseph Snowden)在鏡頭前現身,除了驚喜,更是明明白白告訴觀眾:這不是虛構的諜報電影,而是真實世界中我們的自由隱私都真實被侵犯了。

導演:
奧立佛史東 Oliver Stone
編劇:
Kieran Fitzgerald
奧立佛史東 Oliver Stone
原著:
Anatoly Kucherena
Luke Harding
演員:
喬瑟夫高登李維 Joseph Gordon-Levitt
雪琳伍德利 Shailene Woodley
史考特伊斯威特 Scott Eastwood
尼可拉斯凱吉 Nicolas Cage
年份:2016

本文授權 電影同步刊載 ,立即訂票看完看你敢不敢用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