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 紀錄片

街頭:這樣的社運紀錄片,再多也不嫌多┃影評

街頭:這樣的社運紀錄片,再多也不嫌多┃影評

史明:「我要死了,你就踏我的死屍前進。」

入圍台北電影獎紀錄片的《街頭》,以佔領立院與行政院事件的從始到末為敘事主軸,但拍攝記錄的觀察時程拉到六年以上(2008年自由廣場、2012年獨立台灣會街頭、2013年反抗自由貿易協議、2014年香港佔中、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等等)。本片雖實質記錄到了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激動時刻,卻也一反過往社運電影僅只能做到的販售意識形態或熱血的表面記錄,進一步地帶觀眾深入看見運動團體內的政治操作方式。

其中跟拍了陳為廷成為社運英雄的片段,他受訪時一句「大家講我們社運英雄,根本莫名其妙被推的。但其實我也蠻享受的,有好處有壞處啦,好處是記者會跟你熟,壞處就是你做什麼爛事也很容易被報。可能一個事情就會壞掉一件大事。」也一語成讖。

街頭:這樣的社運紀錄片,再多也不嫌多┃影評

佔領立院場內圓桌會議有林飛帆與陳為廷,在片中被所謂的同志前輩指言為「為何你們在這裡?就是給你們面子嘛。為什麼給你們面子?因為運動需要你們的臉。不是因為你們個人有多重要,而是因為我們現在的話必須透過你們的嘴巴說出去。」透露著長年從事社運的大老被長江後浪逐步掩蓋的嘆息口吻,他們怨嘆著上一個世代坐擁權勢不肯放手的世代剝削、卻也希望能在下一代崛起之前能被看見,可竟也會在關鍵時刻因為害怕而退縮,電影據實拍見了原本為公奉獻的理想性個體沾染上是人終究都持有的血淋淋本位靈肉樣貌。

街頭:這樣的社運紀錄片,再多也不嫌多┃影評

雖拍到了多位知名社運人士,卻不同時直接在影片上打出他們的名號,為紀錄片本身增添一視同仁的平等感,客觀看待與記錄了衝社運的組織(老師、NGO﹑學生、1985等政治勢力、公民…)之間的溝通樣貌,可以逐步瞭解到街頭運動者彼此間的分散與因著共同信念企圖團結。而原來他們衝與不衝、要不要派人(讓「衝組」真的衝)、要不要透過被鎮壓去表達訴求的決定都是考慮局勢使然,窺見社運團體的階層與政治面,剝除掉了華美的理想外皮和社運英雄的光輝面,引人思考社運活動的本質優缺。這使得《街頭》成了一部台灣街頭運動記錄也是普世適用的教科書電影,不但教你如何學習搞社運、也教你如何破解社運運作機制。

街頭:這樣的社運紀錄片,再多也不嫌多┃影評

雖然看完電影的你將會以能發生太陽花運動的台灣為傲,但恐怖的是電影結局彷彿預示著街頭抗爭的公民透過運動得到了其政治地位後的新權勢興起,一個不好,曾經抗爭之人終將又成為下一個被抗爭的對象目標,著實需誡之與慎之。

電影佳句摘錄:

「我們必須相信我的自己的價值,公民的討論我當然知道,我也很煩,但是一旦有公民團體要做這件事,我認為我沒有任何一張臉一張嘴去說這件事情是不對的,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阻止別人做別的事。」

 

「你賣中藥的…」

『是漢藥!』(張之豪)

 

「日本不是有一部電影?說山上有個村落…(《楢山節考》),對啊,就把他們都背到山上去等死吧!」(張之豪)

 

「因為這些人是最挺運動的人,是運動的主力,他們才是『暴民』。現在我們裡面混雜的暴民跟順民,暴名在不爽了,順民本來自然就會散,但當你讓暴名離開的時候,看你以後還能做什麼運動?」

 

「這裡是衝組,衝組控制不住。」

 

「大家都撐得很辛苦、很累,每個人都覺得很消耗,每個人都擺出『老子非常不爽,我現在就要幹、幹完了就結束撤場』的姿態。… 但我覺得好像不該只是這個樣子。」(林飛帆)

 

「我沒有看過這麼荒謬的調度」(不只拍電影,社運的調度更重要)

 

「我們在哪裡?在大陸嗎?大陸做這個,台灣不要。我請你想想你自己,可以嗎?如果你同事打人,你也叫他不要,可以嗎?」(from歪果忍對警察說)

 

「今天只是一種運動想像力,有別於過去。我們安靜在那邊坐了五天的另外一種想像的開端。我們要讓統治者知道:接下來我們會做什麼事,都還不知道!」

 

鄭南榕說,「剩下就是你們的事情了。」

林飛帆說:「剩下的就交給我們了。」

 

「我就聊一下天,讓他們看一下我,我看一下他們,我們大家都還活著,沒有消失。」(張勝涵)

 

「我們不怕!」

 

「今天早上看到新聞說『五十萬人』,然後我就出門。共感度是零。」

 

「這一次真的是很傷,對整個運動社群來講。外部看來是很成功,可是內部裂解了。」

 

「我第一個想要下班,第二個想我要被關幾年?」(維尼)

 

「大家為什麼敢這麼開心呢?我們明明就輸了啊。輸了就是輸了。」(張勝涵)

 

「當抗爭沒辦法對政府造成超級大壓力的話,其實它都等得起,它只要願意付出成本。」

 

「我跟他談的時候雖然沒講什麼話,但是基本上都抱持著一個信念就是說,不影響他們的選擇,即使哪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或比較差的選擇。」

 

街頭:這樣的社運紀錄片,再多也不嫌多┃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