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劇《新聞女王》由佘詩曼、馬國明、李施嬅與高海寧等人所主演,該戲創造出一虛擬新聞電視台「SNK News」作舞台,由內部記者群報導多起新聞事件、建構出新聞從業人員所處的職場生態群像,並一一帶出香港記者、主播、新聞台主管乃至政商階層等人的生活面貌與生命故事。
記者面貌百百款,有美豔鋒芒大過專業的、有播報新聞時太過正經(無聊)的、有氣場強大還很懂有隨機應變的,當然也有菜鳥上陣註定被狠批的….就連新聞界文字記者們常常討論的「攝影大哥」也都有戲、有故事,《新聞女王》就是這樣一部揭露記者圈核心內部官場與人事紛擾的現形記,同時也是一幅有趣也能讓觀眾好嚼代入的港媒浮世繪。
至於記者每天面對到的事務方面,此劇與《非常律師禹英禑》一樣、透過各式案件的發生、被報導與結束,來與觀眾討論到各種社會議題,包括家暴、性侵、社福機構貪污、思覺失調患者傷人、抑鬱症、賊王槍戰、富豪過世、車禍、火災與消防隊員殉職等新聞,甚至企業贊助新聞台與企圖掩蓋公司弊病「全揭露」,講白了是以戲劇化敘事來映照出媒體人的驕傲與困境為主,而非為了寫實。
而這便讓內行看門道能燃燒起「有新聞夢」觀眾的記者魂、外行看熱鬧則引領一般受眾看到新聞記者在第一戰線跑新聞的職人忙碌日常。
新聞總是突發也不等人,第一戰線的新聞從業人員實質上其實沒有真正的休息時間,看《新聞女王》裡一群記者還能每天光鮮亮麗地上班、工作效能也傑出,就知道這些都是人中龍鳳,各個都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的賈靜雯宋喬安,開宗明義表明《新聞女王》就是一齣菁英劇。
報錯新聞和非法獲取新聞素材的代價為何?搶到獨家新聞的成就感又有多麼耀人惹人上癮?《新聞女王》將「SNK News」的記者群一個一個雕刻地立體,各自代表了新聞人的典型:女主角「Man姐」文慧心(佘詩曼飾)用盡所有實力與運氣成為「新聞女王」,此角雖有著滿滿的爭議,卻不能否認她評估情勢自有一套、后翼棄兵,操盤能力了得。
George / 梁景仁(馬國明飾)則是因年輕時被操弄而掉入爭權奪位的陷阱、開始與 Man姐對著幹,成了反對「文家軍」的「佐治黨」頭頭。兩個山頭搶人、搶題目、搶位置也搶資源,說到底就是白領們要證明自身能力配得上高位的積極競爭賽局。此劇種由香港來拍,其節奏、規模、劇情衝擊性、複雜度與合理性都對味,一場兩大山頭首領在監控室吵起來的火爆感直直衝出《寒戰》兩大影帝吵架的爽感既視感,以此顯化香港社經文化中的狼性氛圍,灑落一地的戲劇煙硝味是全劇一大看點。
「文家軍」與「佐治黨」成天鬥心機、鬥實力,是以一開始很難不喜歡上李施嬅所飾演的「中立派」角色張家妍。張家妍是個工作狂,具有新聞熱忱也有新聞道德,甚至幾個菜鳥進公司都是在張家妍的教導之下、順便連觀眾都一起學到了極具理想性的新聞人理念,是全劇裡最會做學院派新聞教育、也最具有英雄光環形象的典型主角樣貌,有她的存在,整個「SNK News」就不只是純然的菁英主義戰場廝殺。
張家妍原本所代表的是新聞人的良知,她進一步為《新聞女王》加上了一層理想主義與功利主義的對峙局面,正義感很能引人共鳴。
然而誠如文慧心所言,張家妍跑新聞很專業,在酬酢方面卻很幼幼班。而這種不諳人情或執意不理世故有其代價、甚至可說是非常危險。於是這號人物的故事曲線也成了《新聞女王》的另外一大看點,尤其當張家妍從非黑即白的世界踏進了綿密複雜的灰色地帶,這才強調出了其實《新聞女王》一直都不放棄在呈現人文社會裡剪不斷、理還亂的多方立場矛盾現象,而這其實很具警世意味 ——
畢竟堅守理想只是一種選擇,但其實對文慧心、梁景仁或者張家妍而言,棄守與妥協也都不代表他們「黑化」或想當純然的壞人,張家妍只是比較幸運了一點(多享受了幾年的純真時光)而轉折又比較劇烈一點而已。
《新聞女王》裡多的是沒有被播報出來的新聞、媒體人胎死腹中的努力。劇裡亦幾度提及電視台與自媒網紅之間的差異,在於電視台所播報的資訊都是歷經重重調查後的資料整合結果。然而這樣的新聞價值再也不是傳媒所能賴以維生的王道,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則是最多權力鬥爭的地方。
從《新聞女王》來看,檯面上有文慧心,她從無所不用代價跑新聞獲得好處之後,步步為營地維持著自己的業內重要性,並適度以影響力來維持住老闆、業主、同陣線同事和新聞真相這四種價值的恐怖平衡;檯面下則是張家妍不受名利與派系鬥爭影響,只想認真跑新聞,最終卻還是無法自外於新聞江湖地浮上了檯面;George 玩無間道、上位後鬥人更不避諱以父權姿態壓制下屬的嘴臉你我再熟悉不過。而他們與他們的兵卒與將相組隊打新聞仗的故事可真好看,一方面不時讓人感受到追查出真相的報導威力與熱血、會對新聞記者肅然起敬,時而又會對記者們愛權衡自身利弊後決定如何操作新聞的方式感到頭痛。
說到底,《新聞女王》拍得最好的地方,就是強調出了在當今世道之下,傳媒面臨財團、觀眾導向與自媒各方面的苦苦相逼情況下,死守「讓專業的來」的硬頸精神結果,就是變成「沒有人能以絕對的好人姿態全身而退」。因為是人就會為了自保求生而秀出下限。
但作為新聞記者,有時他 / 她們也為了新聞而承擔了巨大的生命風險。藉由這些優缺各具的角色故事,帶領觀眾在追劇過程中,練就起評判「這些人何時是對、何時為錯?」的基本功力。
畢竟戲外的世界其實不輸戲裡的荒唐與精神分裂。我們每天睜開眼睛,我們都在被海量傳媒報導、自媒內容與網路假新聞所攻擊,讓群眾擁有快狠準的媒體識讀能力實在是當務之急。而世人若能辨明了《新聞女王》眾角色的優劣面向,平心讓他們得到該有的讚許或成為該當的借鏡,那麼整體的觀眾素質將能得到提升,這才是這齣劇真正價值被看懂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