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片潮回春,
《茱麗葉》在金馬影展首映、一票難求,
今天終於在院線上映了,我們小倆口就迫不期待地衝了。
茱麗葉,是愛情的其中一個代名詞,
沒人想當茱麗葉吧,
如果有,那也只是因為茱麗葉的家世和美貌,與愛情無關、
頂多只和等待愛情有關。(至少身為女生的我是這樣想)
茱麗葉是個等愛的女孩,面對人生茫茫的未知,
卻必須即時作一個決定,
義無反顧了,卻不一定真的可以實現願望的。
每個看完《羅密歐與茱麗葉》的人啊,必定想要給羅密歐與茱麗葉一個更好的答案吧。
可惜,我們都不是羅密歐與茱麗葉。
又或者說,是的,你是屬於自己的茱麗葉,
你有權、為自己的愛情人生找一個最適切於自己的答案。
這樣說來,每個喜愛拍電影的人,都應該來拍一部《茱麗葉》呢XD
最近不少電影越拍越長、甚至片長長到需要剪輯成為兩集,讓影迷氣短;
但也有很多電影反璞歸真、越拍越短,短到可以好幾個導演去詮釋同一個主題、
然後集結共用同一個電影主題、當作一部電影(當然這背後需要有人去推)。
像是BMW在2001年找八位國際知名導演拍攝了 《The Hire》、
是同樣以BMW汽車為主角的自由發揮題;
2009年《紐約,我愛你(New York, I Love You)》則是以紐約為背景,
由不同導演來刻畫各種紐約人;
2010年,台灣則是以茱麗葉為主角,詮釋三個在情海浮沈的《茱麗葉》,各有形象。
心機的茱麗葉(《該死的茱麗葉》)
戒嚴年代,不只特異的心理思想不該存在,
連特異的身體型態都更被歧視。
然而人心自會有源源不絕追求自由的想望,
追求自由、追求愛情。
導演侯季然在這短片的各場景經營都有到位到味,
反正是短片,場景本來就不用太多元豐富,於是整體情境得以完整。
人物對白就算再行精簡,我想也不會有人反對,
秀珠那沒幾句的台詞、彰顯了她那渺小卻倔強深沈的心機;
不論結果,世間女性若都能如此奮力爭取自己的愛情和幸福,那就對了。
是的,該死的不是誰,而是愛情。
自慰的茱麗葉(《兩個茱麗葉》)
等不到人的茱麗葉,是不是應該來場報復、聊以自慰?
(世上有幾多人可以爽快地藉由報復對方來讓自己走出來?)
就等待這件事情來說,原版茱麗葉實在是太幸福了,
她只要如死去一般的睡覺,不用感知到時間的流逝與承受未知的痛苦,
醒來,就不用繼續等待。
如果愛情到最後終究都是只剩下自己、
都是必須要和自己對話,那麼羅密歐,你也可有可無囉。
這一段故事,
是描述一個現在的茱麗葉、靠著另一個30年前的茱麗葉,來療愛情的傷。
阿妹還有一個在身後爸爸扎實的肩膀可以依靠,(爸爸腳傷的典故太可愛)
開著「柯一正」計程車的「阿妹仔」,實在是太幸福了。
沈可尚導演對李千娜之好啊,
臉部特寫時盡是千娜的美麗、考驗演技的部份則是用劇情以及拉長鏡頭來擷取;
劇情方面,喜怒哀樂的極限也都賦予了角色可以發揮的空間,
小情侶在面對長輩壓力之下所表現出來的濃厚愛意和分離悲苦都讓人感同。
原本,看到千娜拿到金馬新人我還詫異一下,
看完電影,我知道千娜的確很努力,
但,每一個鏡頭、每一段剪輯裡面,也都可以看到導演和剪輯者對於千娜的保護和愛。
一個新人或許在表演有天份、
但一鏡到底才可以看到的演員功力、轉為由完美順暢的剪輯技巧來達成,
千娜於是有了完整、沒有破綻的演出。
(金馬獎頒獎當天,她的手足無措,本以為是太過驚訝,沒有準備;but,
12/7看千娜上全民最大黨「阿洪之聲」宣傳,更證實了我的想法=”=
「你是膽、小、鬼」這句話,到底電影怎麼剪得那麼好的?!
可能是因為以玩耍性質表演宣傳,但千娜現場表演的很讓我傻眼…)
演員不會總是遇到懂你的導演。
(千娜的人生經驗在一開始就比很多平凡成長的人兒來得豐富多了,
或許這的確是一個好演員的必備條件?加油了。)
隨波的朱立業(《還有一個茱麗葉》)
康康從一初場、到自殺喬段,是一場超適合他tone調的精緻戲碼。
之後大家齊聚一堂的戲份反而弱掉,
但是連蠻牛廣告主角都來了,看大家那麼亂一下、也是種體驗囉~
有點可惜,最後我對於舞蹈的期待,大落空,
就算是真的存在過,也是超級雞肋。
當代人所需要的笑點和以前不同,朱延平是上個世代的台灣喜劇電影導演,
那,我們這一代呢?
電影第三段「還有一個茱麗葉」絕對是一場喜劇,
段落裡有鋪設各種的梗,
梗兒們或許廉價,
但若能營造更綿密耍梗的節奏、就不失為一種特色吧。
(雖然我不想承認,
但因為我身邊有位看這一段笑翻的人兄以及網路上有著不少對於這一段的好評之聲,
我也只好祝福導演陳玉勳早日成為喜劇之王。)
天下無數個茱麗葉,又有誰是真的順心所願地、得到了羅密歐?
畢竟,就連創始的茱麗葉也無福消受啊。
推薦影評-
「如果茱麗葉等不到羅密歐」http://blog.udn.com/cinema/4576212
「聞老師講茱麗葉」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60152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