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 紀錄片 國際影展 金馬獎|金馬影展

羅長姐:愛就是專業就是美┃影評

羅長姐:愛就是專業就是美┃影評

第54屆金馬獎入圍項目:最佳紀錄片

《羅長姐》是首位獲得德國柏林藝術大學電影藝術實踐博士的華人畢業生金行征導演的第三部紀錄長片。自2015年8月拍攝了一年半的時間,將鏡頭對準中國五峰全國孝老愛親模範羅長姐的日常生活,電影拍得很美。羅長姐89歲,二兒子祁才政在當兵時患了腦膜炎,導致失憶且精神失常,被母親羅長姐帶回家照顧至今60多歲,數十年如一日。

《羅長姐》FIRST影展和演員陳坤共同發起的「山下紀錄片實驗室」第一期獲獎項目。全片以定鏡頭安靜記錄著羅長姐與兒子的生活起居。祁才政病後無法控制自己頻打人的生理反應,40多年來,羅長姐被打斷手、戳瞎右眼,依然不離不棄。羅長姐照料兒子的耐心與付出,透過高水平的細緻影像記錄形式,全片取鏡美學處處俯拾皆是,是難得拍得極美的紀錄片。影片在前半小時呈現出儼若劇情電影的情節與情感流露,將羅長姐的「老」與其兒子的「病」這兩大不討喜的元素去腥味化。祁才政被關在自家柵欄裡似也潔淨受馴,洋溢著八十老母周到的照料能耐,其情動人。

羅長姐:愛就是專業就是美┃影評

愛就是專業,羅長姐把兒子照顧得很好,甚至可能比一般專業醫療照護人員還要來得好,這是事實,老太太期間一度由孫子幫忙照顧兒子,誰知孫子短命早逝,照料羅長姐二兒子的工作終究還是交由媳婦來做。祁才政在《羅長姐》影片全程中,都是一個被溫柔地對待著的精神失常患者,沒有綁束沒有漠待,受欺負的永遠都是照護者而非被照護者,這種待遇規格相較於全世界所有國家而言,看似高得不可思議,但其實也只是一般無行為能力者的基本生活水平而已。看到這一點,你才能驟然感覺到,原來整個世界對於精神病患者的不友善,讓他們一旦能過上正常生活的平凡事都成了一大高級事。

然而隨著年事已高,羅長姐意欲將照顧二兒子的任務交付給大媳婦,由媳婦接著她天天為兒子照料三餐起居甚至是洗澡的工作。瞬間我有點錯愕並懷疑起《羅長姐》這部所謂弘揚中國偉大母愛之精神、樹立道德新風、傳播中國正能量的典範故事,企圖想講的究竟是什麼?精神病患的人權是否是建構在侵害女權的基礎上?這不免讓我想到台灣有個天兵的前官員,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竟有「讓女性服1年社會役照顧小孩以解決台灣少子化」的發言。當一個社會機制不夠健全,引發了最小家庭單位的家庭計劃發展不如預期的時候,女性似乎活該都是被拿來開刀與被指望無條件去承擔更多責任的那個,這並非是偉大正能量的道德典範故事該有的樣子,而是相反的,極矯情的負面教材。

羅長姐:愛就是專業就是美┃影評

其實,羅長姐悉心照顧自家小孩的事一點問題都沒有,中國還應該為了沒有好好照顧自己的兵而賠償更多才是。而羅長姐交代媳婦照顧自己兒子,媳婦也做得很好…關於這一點就是婆婆有問題了,但一個20世紀初出生的女人怎能意識到自己有問題呢?作為羅長姐,她的人生如此,她跟媳婦之間願打願捱也不容他人置喙,這是一個家庭裡成員之間彼此互相互相的相處模式,沒人有權利去批判別人的家務事,《羅長姐》只是如實將這些事紀錄下來而已。可是作為一部紀錄片,客觀地將這些事拍出來當然沒問題,但千萬別拿這片去說電影在宣揚這對婆媳擁有偉大情操什麼的,因為裡頭明明是藏著也泄露了一些不夠進步的迂腐思想事實,就怕廣大的華人女性都把這種明明是國家社會鬧出來的事的後續問題責任都往身上攬了,那才是真的誤人子弟的事了。

羅長姐:愛就是專業就是美┃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