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諷刺,在世界影壇積極推動兩性平權的現在,攤開每年各大電影獎得獎名單、要被計算「女性入圍/得獎者比例」的時候,「女演員獎」項目在得獎名單中常洩出某種微妙的「保障名額」氣味(反而新演員獎不受性別分類限制)。如今連柏林影展自 2020 年開始、也不以性別區分「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與「最佳男演員銀熊獎」,而僅以「最佳主角銀熊獎」與「最佳配角銀熊獎」來榮耀表演工作者。那麼,現今電影獎的「最佳女演員獎」這類獎項,將被無形加上何種新意義指涉?
以奧斯卡獎來看,奧斯卡影后的光環,會否會讓演員產生更大的使命感?
不可諱言,近年來不少入圍問鼎、或最終獲得奧斯卡獎影后桂冠的演員,女性意識也相對較高。雖無必然關係,但若一個電影獎能夠影響一個女演員,在入圍與得獎之後,繼續深刻思考關於角色與性別相關的世界性議題、讓她們更加在乎女性同胞處境,並運用自己得來的力量來對社會做出貢獻,不也是一個電影獎能達到的功德與影響力?
女性電影的一大困境在於她們受苦受難的故事常常太過類似,若將她們的遭遇寫實地在影視作品上做呈現,難免時常遭批「怎麼又是這些?」,簡直比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的格局更慘。這些「相似的不幸」故事,常被評論者認為不配受到電影之神的垂簾眷顧(當然筆者並不這麼認為)或常被認為屬於「天底下沒有新鮮事」範疇而被輕率帶過。但既然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如今專門訴說女性遭遇的故事,有時便以特(極)出(端)的敘事來讓觀眾看見她們。
尤其有入圍過或得到過奧斯卡影后獎項的演員們,演繹起女性故事電影常更有底氣。不論是獎項的加持、或影人個人的使命意識,這都是世界電影文化所打造出來的良性循環力量,值得稱頌。
一起來看奧斯卡最佳女主獎入圍或得獎演員們,曾接演過哪些充滿女性意識、或魔幻寫實化女性故事的電影作品。
1、瑪格·羅比
《Barbie芭比》如今成為瑪格·羅比職涯上最受歡迎的主演電影,電影上映至今已突破十億美金(如今票房約莫 340 億元台幣)的好成績,這隻粉紅獨角獸甚至突破了奇妙同溫層,獲得到全球觀眾的討論熱度。
雖然芭比一角與電影故事在隨著電影熱賣後、也出現不少爭議聲音,但這對於瑪格·羅比而言大概不會造成任何困擾。畢竟曾在《華爾街之狼》全裸演出一鳴驚人的瑪格·羅比,演戲時忠於角色從沒保留過,包括在《自殺突擊隊》中飾演瘋癲「小丑女」哈莉·奎茵、也在《老娘叫譚雅》中飾演真實歷史人物譚雅·哈丁(並入圍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瑪格·羅比,踏在超狂戲路上不是兩三天,不按牌理出牌早已是這位女演員的招牌特色。
瑪格·羅比在作品裡以怪招宣揚性平可說是不遺餘力。是繼《金法尤物》瑞絲·薇斯朋之後最甜美而冒犯的金髮尤物演員。
2、珍妮佛·勞倫斯
全球觀眾在《飢餓遊戲》與《X戰警》系列認識珍妮佛·勞倫斯,世界影迷則因《冰封之心》與《派特的幸福劇本》而迷上小珍。22歲時以《派特的幸福劇本》成為奧斯卡史上第二年輕的影后的她, 2010 年到 2020 年可說是活得非常精彩,且她在影展片《母親!》與商業片《紅雀》上的突破,也是一般女演員所不能及。
婚後並產後復出的珍妮佛·勞倫斯,更在新作「性喜劇」《珍愛硬起來》中葷素不忌、毫無包袱三點全露演出一位為了求生存而不計尺度/恥度色誘年輕宅男的打工仔。該片也惹發過「奧斯卡影后淪為B級片演員」之爭議,但對於早就看過人生各種極致風景的小珍而言,她可以選擇真心能讓自己快樂的電影角色去演,這不是演員自由,什麼是演員自由?《珍愛硬起來》已在台上映。
3、法蘭西絲·麥朵曼
法蘭西絲·麥朵曼是史上最狂「得獎率100%奧斯卡影后」,三次入圍都得獎,紀錄無人能敵(凱瑟琳·赫本共入圍過12次、得獎4次,是唯一比法蘭西絲·麥朵曼擁有更多奧斯卡影后獎座的演員)。
麥朵曼早在 1996 年電影《冰血暴》中飾演懷孕女警探、以優異查案直覺與行動力讓影迷留下深刻印象並首度成為奧斯卡影后而威名廣震好萊塢。而她在 2017 年的《意外》中飾演一憤世嫉俗母親,以一人的政治正確力抗全世界的價值觀,俠女氣場剽悍。在《意外》得獎當下,麥朵曼不但邀請所有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女性一起站起來接受表揚、更以「Inclusion Rider」兩字鏗鏘提倡好萊塢關照多元故事表述,希望女性、有色人種與各種性向表演者一起在電影裡建構出更加接近真實世界的樣子,絕對是好萊塢最重要的女性精神領袖之一。
4、潔西卡·雀絲坦
曾來台參加金馬獎頒獎典禮的潔西卡·雀絲坦,2011 年以《姊妹》入圍奧斯卡而成為好萊塢重要演員,後一連演出了《00:30凌晨密令》、《母侵》、《攻敵必救》、《決勝女王》與《X戰警:黑鳳凰》等片,產能旺盛且自帶演員作者氣場。
2021年,潔西卡·雀絲坦憑藉著自己監製與主演的真人真事故事改編電影《神聖電視台》成為奧斯卡影后,演員之路十年有成。而且不僅如此,潔西卡·雀絲坦並曾為了2011 年在《姊妹》與她一起入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最後得獎的非裔演員奧塔薇亞·史班森在後來拍片時片酬不如自己而發聲,大器且有義氣。
5、奧莉薇亞·柯爾曼
英國女演員奧莉薇亞·柯爾曼因作品《王冠》而建立起世界知名度,2018年更以電影《真寵》的詭怪任性「安妮女王」角色而成為威尼斯影后與奧斯卡影后。爾後,奧莉薇亞·柯爾曼陸續還以《父親》與《失去的女兒》分別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獎入圍、以及最佳女主角獎的再度提名。
得獎之後的奧莉薇亞·柯爾曼,所接演的作品《父親》、《失去的女兒》與《光影帝國》中,都帶著強烈的孤獨女性特質,其中《失去的女兒》細膩描述了女性追求生命理想與情感自由,而割捨家庭經營時光的糾葛回憶,歷歷在目且惹人共感;《光影帝國》則是飽滿呈現出弱勢者之間在求生的過程中相濡以沫的共鳴互愛關係,雖評價兩極但仍是部有態度的故事。
6、莎莉·賽隆
莎莉·賽隆是史上第一位南非出身的奧斯卡影后得獎者。在2003年以電影《女魔頭》成為奧斯卡影后之後,其所陸續接演的電影作品角色包括《北國性騷擾》、《倩影刺客》、《瘋狂麥斯:憤怒道》、《厭世媽咪日記》與《重磅腥聞》,都有為女性處境做伸張的努力成分,絕對是人美心也美的奧斯卡影后之代表。
本文獨家授權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