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李安在未來3D展示真實感裡的電影感┃影評

第一次看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半場無戰事)的時候,錯愕地感受著明明之前早已打聽好未來3D意即3D、4K、120格並瞭解得透徹的「真實感」,但畢竟是百聞不如一見,體驗的當下,我還是傻了。

 

很難馬上消化得很好的是,傳說中幾乎要被評論界濫用的「電影感」字眼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裡面的姿態和以往我們所認知的,有所不同。3D4K120格的未來3D規格可以拍得太清楚,要傳達出「電影感」這種具有夢境體質的氛圍實屬不易,但《中場戰事》畢竟還是有拍出來,那就在中場表演盛大進行、使觀影者與B班隊員一起身陷於恍若隔世的熱鬧中心(與混亂),以及比利在搶救上司遇敵弒之之際。這兩者被交互溶鏡跳接在一起,情境如夢似幻,同時也逼真而殘酷,刷出我一身的雞皮疙瘩。

李安讓我們體驗到作為super star在舞台上的感覺、同時也親身體驗殺人的切身情境,因為電影拍得太過真實,感覺反而不真實了(我們平凡的一輩子真有心臟去接受成為巨星被萬眾簇擁?或者承擔你死我活中手刃他人的被良心批判嗎?)。因為3D、4K、120格,我們必須得重新定義、更嚴苛看待,所謂的電影感。

所謂「電影感」是什麼東西?一般的認知就是淺景深,影像層次感強,色調光影動人片刻,動態「模糊」但有留住情節氛圍,單一鏡頭畫面卻充滿感情,就算沒有厲害攝影但有厲害情緒,概略化細節或強化創作者要觀眾看到的部分等等云云,類似於單張攝影照片就能傳達出濃厚人文情感的東西。這種東西在寫意畫面中多、精細畫面中少,就像我們容易在水墨畫的留白中體會「意境」這東西,但在塞滿資訊的畫面中,你要不分心且對情境專注聚焦,很難。李安說在3D、4K、120格裡你可以選擇自己要作為旁觀者或作為當事者,但當觀眾都已經被市面既有影像語彙「教育」過後,早就習慣被篩選過的資訊所餵養的眼睛,在看到大量訊息的瞬間是會無所適從的。然後觀眾可能第一時間更想要的還是「保持安全距離」,想要回頭去看李安也有準備的2D、2K、24格最低階版本(但抱歉這種規格要等電影下檔、之後出DVD時才有機會看到。因為在台上映的規格只有3D、4K、120格以及3D、2K、24格這兩種)。可以確定的是,低階規格不會讓你搖身一變成為碧昂絲旁邊的巨星也不會讓你體會到殺人的感覺。但現實或許就是這麼尷尬,沒人(敢)想面對它(真實)。

問題很難解決,尤其關於一般觀眾覺得「動態模糊」與「黯色看不穿透」是具有神秘美感的時候,偏偏3D、4K、120格沒能保留住這些美感。未來3D畢竟是太亮了,亮到連軍方用夜視鏡偷襲民宅的綠畫面都史無前例的清晰,觀影者彷若真的被丟到戰場上,這實在是太手足無措了。用未來3D拍戰爭根本就是反戰電影最好的範例,它去除掉了你對戰爭的所有正面想像空間,像《發條橘子》撐開你的眼睛逼你看清楚「戰爭就是一坨shit」。

有時我們不論是做美夢或做惡夢都會因為看不清楚細節而感到慶幸,但沒人真的問過如果夢境太過鉅細靡遺地攤開來給你看的話該怎麼辦?就像你都知道軍人在戰場上殺敵了,但戰場遙遠,英雄形象不算真實,倒不如親手尻打軍人一拳自己當當英雄還比較真實(再偉大的身份一旦放在錯誤的位置上,英雄也會變狗熊。所以軍人才會在最後跟長官說「帶我們回戰場吧,那裡是安全一點的地方」)。透過比利林恩這個角色在球場與戰場上的心理狀態回憶切換,兩種於比利林恩而言都是真實的身份,卻彼此矛盾地在把對方當作夢一場看待,這份互斥一樣表現在劇本中講的「到底誰要把比利林恩的B班拍成電影?」爭執後設裡。把一個真實的故事拍成電影這件事是因為故事有電影感,和把一個真實的故事寫成一本小說是因為故事有文學性,「真實」這件事,被所有的人拿去不斷地重新詮釋,最後,受眾要從哪裡得到那一份「真實感」才是真實?

或者我也能說,當我附身在比利林恩身上得到一次殺人經驗,即電影感裡面的真實感,也是真實感裡的電影感。

以這角度來看,李安是成功的。

至於觀影過程中受眾的心裡感覺舒服不舒服?

至少3D、4K、120格是會讓你的眼睛很舒服的。

導演:李安 Ang Lee

編劇:Jean-Christophe Castelli

原著:班方登 Ben Fountain

演員:
喬歐文 Joe Alwyn
克莉絲汀史都華 Kristen Stewart
馮迪索 Vin Diesel
蓋瑞特荷德倫 Garrett Hedlund
史提夫馬丁 Steve Martin
克里斯塔克 Chris Tucker

 

延伸觀賞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真實殺人與真實作愛之間,李安的未來3D有所選擇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李安的電影新規格「未來3D」之路
少年Pi 的奇幻漂流: 望進老虎眼中的明鏡臺

 

本文授權 電影同步刊載 ,立即訂票來看你兒孫看電影時的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