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

牠:簡單的故事架構,細緻的鋪陳┃影評

《牠》It 的確是近年好萊塢難得的精品,但《牠》之所以被讚譽有佳,或許也可以看做近年好萊塢電影太過糟糕,無論是劇本或是執行,《牠》只不過示範了一次注重細節、並把故講好的好萊塢精緻電影工業具體實踐罷了。

《牠》的開場,直接了當地用比爾弟弟喬治領便當的慘劇揭開恐怖小丑的面紗(把小丑當作是英雄的救貓咪 XD)據聞這血腥的開頭曾讓電影製作團隊感到頭大,但片頭是擔任與樹立小丑兇殘的關鍵戲,所幸它並沒有搞砸,光是如此,就幫觀眾打底了一個無比愉悅的驚悚片觀賞心情。接著電影分別敘描述了被罷凌的魯蛇男孩們聯盟與女主角貝弗莉,先讓「男二」小胖班與貝弗莉交談,埋倆人心靈相通的伏筆。接著透過班被亨利帶領的惡霸們罷凌將魯蛇男孩們與貝弗莉集結了起來,順便也讓一個惡霸慘死。接著分線去敘述小孩各自的心魔與恐懼,然後小孩們集結、挫敗後衝突,然後又再集結最終打敗小丑。這故事架構其實相當簡單,但導演難得的是細心照料每條敘述的鋪陳,不躁進、細膩地將角色背景、個性、恐懼一點一滴透露釋放,而不是一次性的傾倒,角色關係處理得也相當微妙有趣。這樣充分且細緻鋪陳各個角色的成果在最後小孩們與小丑對決時展現了極佳的化學效應,每個小孩所做的動作、說的台詞都非常有說服力,而且沒有任一個角色被邊緣化,觀眾可以在毫無懷疑、疑惑與妨礙的認知之下,看著他們罷凌丑。

除了導演的調度,《牠》之所以好看的功勞絕對是編劇。史蒂芬金的原著和1990年版的兩集影集都是用交叉敘述,將長大後成人的主角群回到鎮裡,逐漸拾遺已經忘卻的幼時記憶,且又得重新面對、消滅小丑,比較像是成長後重新面對童年陰影的故事。而幾位編劇將童年部分從原著中抽出,讓劇本單純化且充滿童年視角的趣味!於是,童年陰影成了年少時期對各種事物單純卻也無解的恐懼,也可以延伸看做是對成長的恐懼、或是成人世界帶給小孩們的壓迫,無論是真的迫害、或是以愛為名。打敗恐懼有兩解,一種如同多數人事不關己然後遺忘,讓恐懼成為夢魘;另一種則是相互結盟、齊心協力的面對恐懼,然後開始擊潰恐懼,就是罷凌小丑啦!(真的很愛那一幕,很舒壓!)

另外,必須一提的是史蒂芬金原著中成員們為了走出地下迷宮,貝弗莉和魯蛇聯盟男孩一一性交的爭議內容,雖然電影當然沒放入這個段落,但是據說依然有寫入初版的劇本當中。試想,就算這性愛橋段代表了成員間的緊密連結(當然,如果是現代的編劇應該也要讓男孩們互相慰藉一下),就算也代表身為女孩的貝弗莉在性別上擁有主導權力,但我想唯一電影過不去且捨棄這段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若真的電影放入這內容,電影公司完全無法想像大眾們會怎麼評論這部電影?

導演:安迪馬希提 Andy Muschietti
原著:史蒂芬金 Stephen King
編劇:
Chase Palmer
凱瑞福永 Cary Fukunaga
演員:
比爾史柯斯嘉 Bill Skarsgard
傑登里伯赫 Jaeden Lieberher
芬恩伍法德 Finn Wolfhard
Wyatt Oleff
蘇菲亞莉莉斯 Sophia Lillis
傑若米雷泰勒 Jeremy Ray Taylor
Jack Dylan Grazer
Chosen Jacobs
尼古拉斯漢密爾頓 Nicholas Hamilton

延伸觀賞

另一篇《牠》的影評

《牠》:配得上史蒂芬金招牌的華麗夢魘

關於小丑恐怖的臉孔

10張影迷們不敢想也無法忘記的恐怖臉孔

史蒂芬金小說改編電影

《黑塔》尼科萊阿爾賽缺的是彼得傑克森的勇氣

小孩的冒險電影

《雨果的冒險》看電影,學電影。
《怪奇孤兒院》怪咖赤子心,提姆波頓最擅長的電影魔術
《潘恩:航向夢幻島》喬萊特的彼得潘
《戰爭遊戲》不退流行的老故事
《寶貝老闆》一出生就長大的小孩不是小孩

另一顆紅色氣球

《紅氣球》侯導的意念,李屏賓下的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