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蕾絲莉》是個挺寫實的電影,簡單講就是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飾演一個中獎 19 萬美金的單親媽媽「蕾絲莉」,她短短幾年就把錢花光然後消失人間,留下親朋好友和兒子留在家鄉、錯愕不已,開始恨她。電影從蕾絲莉欠繳租金被汽車旅館趕走開始說起,她流落街頭好一陣子之後,終於受不了、找上已經長大開始獨立生活的兒子。偏偏對「媽媽酗酒」人生充滿陰影的兒子,很快就受不了喝酒的媽媽,又把她給送走。
電影簡單以繳不出房租、成為鼻青臉腫的女流浪漢、投靠兒子不成,只好返鄉投靠曾經的麻吉「南希與道奇嬉皮拍檔」。但也是住了兩天就被趕出來了。《致蕾絲莉》這部電影很有趣,揭露女主角的缺點不遺餘力(美貌倒是擋不住),觀眾必須拼命思考「沒拍出來的部分」,才會感受到蕾絲莉其實是好人這件事。例如她其實有幫「南希與道奇」出房子的錢,顯然交情匪淺;例如片頭生下孩子沒多久就出現幾張她被家暴的照片,顯然也是個可憐的單親媽媽;例如當她知道自己惹親友嫌的時候,也不會真的死皮賴臉拖不走她,顯然蕾絲莉還是一個愛親朋好友、不想害他們的人。在蕾絲莉心中的愛是有遠近親疏之分的,並且因為知道自己墮落成什麼德性、才會近鄉情卻不敢接近親人。
我們或許也可將之解讀為蕾絲莉就是個典型被期許要當個堅強好媽媽但最後扛不動然後垮掉的人物。 19 萬美金算多不算多,本來就無法過一輩子,分批投資人之常情,投資失利也可以預料,當時年輕想要衝一波的單親媽媽,其實也只是跟世間不少人做出同樣的選擇而已。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在再度看了當初中獎的錄影帶時,要別人別再管她,因為「這是我的人生」。每個人選擇自己的人生的方式或許都不太高明,但這個世界是不是也真的對別人的人生管太多了?以至於有些人寧願任性過活也要反骨不走世俗認定的康莊大道。難怪蕾絲莉會跟嬉皮檔南希與道奇曾經那麼地要好。錄影帶中旁人問蕾絲莉說「妳中獎那我們(有什麼好處)呢?」蕾絲莉豪氣地說「喝的都我請!」問的人不就是南希的聲音嗎?
有趣的是南希與道奇再怎麼嬉皮也要學著社會化,還是要工作掙錢過生活,因為那個可以請他們喝酒甚至幫忙負擔房債的蕾絲莉不見了。
蕾絲莉的失蹤也是一種美好歡樂生活的隱喻。逼著整個城鎮的年輕人一夜長大,生活無趣。蕾絲莉連他們的快樂生活都帶走了。所以集體恨她。
一個單親媽媽蕾絲莉而已,何以需要承擔全鎮人的幸福快樂?或許任誰沒了錢以後都會想逃。躲得遠遠的躺平。
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演得真好。她的善良來自於裝瘋賣傻扛下所有的錯而不去責怪結構性的社群冤親債主,她的酗酒是因為眼見錢越來越少自己依然還沒出息並再也扛不動所有人的期許,她的心靈還是粉紅色的像是那一卡粉紅色的皮箱。儘管她在電影所擺爛的一切實在都與我上述的這些看來太過違和了,但看完電影以後我就是忍不住會覺得《致蕾絲莉》不只是影片中所呈現出來的那些,會去補想蕾絲莉本來是怎樣的一個人?明明好好一個美人又中獎又有乖兒子,那到底是什麼是讓她在電影一開始像是一坨爛屎的?
或許長大以後、生了孩子以後,看事情就再也不會只看表面了。這大概是《致蕾絲莉》提醒我的事。